最近朋友圈刮起一股"蛤蟆汤养生风",不少博主号称这是"秋冬第一补汤",作为研究食疗十年的野生美食家,今天必须带大家看清蛤蟆汤的真实面目,别看它黑不溜秋不起眼,熬汤的讲究可多着呢!
蛤蟆汤的"神奇"外衣
在东北老林场,父辈们常说"三只林蛙赛人参",这些学名叫"中国林蛙"的小东西,晒干后确实被《本草纲目》记载有"补虚损"的功效,不过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养殖蛙,营养含量可比野生的差远了,上次我在长白山跟老药农聊天,他随手抓起只油亮亮的母蛙:"瞧见这鼓鼓的输卵管没?这才是真正值钱的雪蛤。"
现在药店里卖的蛤蟆干,很多都是养殖场批量出货的,这些青蛙从小喂激素长大,熬出来的汤别说治病,能喝下去都算勇气可嘉,去年我表姐买了包廉价蛤蟆干,煮完汤泛着诡异的荧光绿,吓得直接倒进下水道。
被吹上天的三大功效真相
-
滋阴润肺:确实对干咳有效 前阵子换季时嗓子痒得难受,我妈翻出祖传的陶罐给我炖了盅雪蛤银耳,不得不说喝完当天咳嗽就轻了,但隔壁王医生提醒:"这就像往干涸的河道里倒桶水,暂时缓解而已。"后来查资料发现,蛤蟆油里的雌二醇确实能调节内分泌,但过量补充反而可能扰乱自身激素平衡。
-
美容养颜:心理作用占八成 我闺蜜连续喝两周蛤蟆汤,兴冲冲展示她新买的精华液:"看!皮肤是不是透亮了?"仔细一看分明是美颜相机开太大,其实胶原蛋白经过高温炖煮早就变性分解,真正能吸收的微乎其微,倒是每天早起喝温水的习惯,比喝十碗汤都管用。
-
增强免疫力:特定人群才有效 去年流感高发期,楼下张叔天天捧着蛤蟆汤当茶喝,结果全家就他一个人没中招,逢人便说这是神药,但社区医生私下告诉我,张叔本身是体育教练,平时锻炼比普通人勤快多了,蛤蟆汤顶多算锦上添花,绝非雪中送炭。
这些禁忌比功效更重要!
-
寒性体质直接拉黑 上周陪客户去农家乐,老板极力推荐特色蛤蟆汤,同桌的李总刚喝半碗就开始打寒颤,脸色发青,原来他常年手脚冰凉属于典型阳虚体质,蛤蟆本身的寒凉属性相当于雪上加霜,后来改喝生姜红糖水才缓过来。
-
孕妇看到要绕道走 表妹怀孕时婆婆偷偷炖了蛤蟆汤,说是给孩子补先天,幸亏被产检医生及时制止:"蛙类携带的寄生虫能穿透胎盘屏障!"最后查出弓形虫抗体阳性,整个孕期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。
-
过敏体质慎碰 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小林,有次聚餐尝了口蛤蟆汤,当晚送急诊,浑身起红疹呼吸困难,把大家吓得够呛,后来才知道他对两栖类蛋白严重过敏,从此看见青蛙腿都发抖。
-
处理不当等于服毒 上个月曝光的"毒蛤蟆汤"新闻还历历在目,某些不良商家用工业硫磺熏制干货,重金属超标几十倍,我自己买蛙干都固定选老字号,回家先用米醋泡两小时去杂质,再拿银器试毒才敢下锅。
-
搭配禁忌要记牢 去年中秋家宴闹过笑话,大姨在蛤蟆汤里放人参枸杞,结果80岁的姥爷喝完半夜流鼻血,中医说这两者都是大补之物,叠加服用就像给气球过度充气,现在我家炖汤最多配点莲子百合,再不敢乱加料。
正确打开方式get!
-
认准"雪蛤"标识:真正的药用级林蛙油呈不规则块状,透光观察有明显纹路,某宝十几块包邮的"特级雪蛤",基本都是淀粉染色的假货。
-
泡发时间有讲究:优质蛤蟆干需要冷水浸泡24小时,期间换水5次以上,上次图省事用热水泡发,结果炖出来的汤像浆糊,口感发腥。
-
黄金搭档这样选:试过加川贝止咳效果翻倍,配石斛能缓解眼睛干涩,但切记总量控制在3-5克,多了容易上火。
-
特殊时期要停喝:感冒发烧、女性生理期、手术后恢复期,这三类情况千万别碰,去年我术后偷喝差点伤口崩裂,护士站的姐姐们轮流来教育。
说句实在话,蛤蟆汤真没传说中那么神,把它当普通养生汤偶尔喝喝没问题,但要是指望它包治百病,那可就走偏了,毕竟老祖宗留下的食疗智慧,讲究的是"不时不食"的节制,而不是盲目跟风的狂补,下次再看见朋友圈疯转的蛤蟆汤神效,建议大家先想想自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