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老中医念叨"沙参养阴,沙棘护胃",我这才知道中药里带"沙"字的药材个个都是宝藏选手,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这些带着"沙"字的中药到底藏着多少养生密码,看完这篇保准你也能成为半个行家!
【藏在土里的滋阴高手——沙参】 要说中药界的补水达人,沙参必须拥有姓名,这味白白净净的根须药,可是熬夜党和烟民的救星,记得去年流感高发期,我咳嗽得喉咙冒烟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北沙参,这药材最绝的是既能补肺阴又能养胃津,像给干燥的河道注入清泉,现代研究显示它含有的皂苷成分,对付干咳少痰比冰糖炖梨还管用。
【戈壁滩上的维生素炸弹——沙棘】 别小看这生长在盐碱地的橙黄果子,人家可是实打实的"高原圣果",上次去青海旅游,导游说当地牧民常拿沙棘汁治口腔溃疡,这满身刺的小果子富含维生素C和黄酮类物质,修复胃黏膜的效果堪比天然胃药,现在不少护肤品添加沙棘油,就是看中它超强的抗氧化能力,据说抗衰效果比蓝莓还猛三倍。
【补肾界低调实力派——沙苑子】 在男科诊室门口经常能闻到的那股豆腥味,十有八九是沙苑子在煎药,这味产自内蒙古沙地的扁豆,可是老中医眼里的"植物六味地黄丸",有个跑长途的哥们跟我说,他连着喝了两个月沙苑子茶,以前开车腰酸的毛病居然好了大半,现代药理证实它含有的生物碱,确实对改善肾功能有奇效。
【厨房里的隐形冠军——砂仁】 粤菜师傅煲汤爱用的"三宝"之一砂仁,其实是中药界的肠胃调节大师,记得小时候拉肚子,奶奶总会往粥里加几颗捣碎的砂仁,那特殊的香气里藏着芳樟醇,既能止泻又能开胃,现在科学发现这味香料还能促进消化液分泌,难怪广东人煲汤离不开它。
【沙漠深处的止咳专家——罗汉果(别名拉汗果)】 虽然名字不带"沙",但这种长在喀斯特地貌石缝里的果子,可是润喉界的扛把子,每次K歌吼到失声,我都会泡杯罗汉果茶急救,它含有的罗汉果甜苷比蔗糖甜300倍却几乎不含热量,糖尿病人咳嗽都靠它续命,最新研究还说它能抑制呼吸道炎症因子,这不就是天然的蒲地蓝替代品吗?
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个冷知识:中药里的"沙"不单指沙子,更多是指生长在沙地、沙漠边缘的特殊药材,这些在恶劣环境里修炼出的药材,往往自带强大的生存技能,比如抗旱、储水、抗辐射等特性,正好用来调理现代人的亚健康。
最后教大家个实用窍门:沙参适合泡胖大海喝,沙棘汁要选破壁处理的,砂仁煮牛肉能去腥,沙苑子直接嚼着吃最补,不过这些药材大多偏温补,上火期间千万别跟风乱吃,收藏这份中药"沙"字谱,下次去看中医就能跟大夫对上暗号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