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有人问我薤白到底是什么?这白白嫩嫩的小蒜头其实是个养生宝藏!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被中医称为"胸痹克星"的药食同源好物,看完这篇你就知道该怎么吃、吃多少最有效。
薤白到底是个啥? 走在菜市场常能看见这种酷似大蒜的白色鳞茎,老辈人管它叫"小根蒜",别看它个头不起眼,可是《本草纲目》里记载的正经药材,新鲜薤白可以直接当菜吃,晒干的薤白则是中药房常备药材,特别适合现在这种湿气重的天气。
疏通血管的天然利器 说到薤白最厉害的本事,就是它能像疏通管道工一样清理心血管,中医说它能"通阳散结",通俗讲就是帮助打通胸口闷痛的堵塞感,现在很多上班族经常感觉胸闷气短,这时候用薤白煮水喝特别管用,我邻居王大爷以前总犯心绞痛,每天拿薤白泡茶喝,半年下来连降压药都减量了。
消炎止痛的厨房医生 上次我嗓子肿痛不想吃药,我妈就直接拿薤白拌红糖蒸给我吃,这法子对付咽喉炎、牙痛特别灵验,记得要选紫皮的薤白,切成小段后加蜂蜜腌渍,喉咙不舒服时含两片,比含片还管用,家里小孩长痱子的话,把鲜薤白捣烂敷在红肿处,止痒效果立竿见影。
肠胃不适的救星 过年吃多了不消化?试试薤白粥,把30克薤白切碎和大米同煮,煮到米花裂开时趁热喝,胃胀气立马缓解,这招对慢性胃炎也有效,我同事坚持喝了一个月,多年的老胃病都没再犯过,不过要注意,脾胃虚寒的人最好加点生姜平衡寒性。
用量大有讲究 新鲜薤白每天50-80克为宜,大概拳头大小,如果是干品入药,每次10克左右就够了,炖汤时放3-5颗就能闻到独特的辛香,有个简单判断法:吃到舌头微微发麻说明剂量正好,如果麻得受不了就减量,特殊时期比如女性经期、孕妇,还有容易上火的体质,建议先咨询医师再食用。
搭配禁忌要记牢 薤白不能和韭菜、洋葱这类燥热食物同吃,不然容易上火,最适合的搭档是鲫鱼,煮汤能增强利水消肿的效果,最近湿气重的朋友可以试试薤白红豆薏米粥,早晚各一碗,祛湿效果加倍,但切记不要空腹吃太多,以免刺激肠胃。
辨别好坏小技巧 挑薤白记住三个要点:表皮干燥发皱的更耐储存,捏起来软硬适中的比较新鲜,闻着有淡淡辛辣味的才是好货,市场上有些不良商家会用漂白剂处理,遇到雪白透亮的要警惕,自然晾晒的应该带点淡黄色。
这些人群要慎用 虽然薤白好处多,但阴虚火旺、眼睛红肿、痔疮出血的朋友要少吃,我表弟去年吃太多薤白炒鸡蛋,结果流鼻血,这就是典型吃多了的表现,建议大家从少量开始尝试,观察身体反应再调整。
保存方法门道深 新鲜薤白别放冰箱,用网兜挂通风处能存半个月,要是一次性买多了,可以晾干后装罐密封,放一年都不会坏,有个土方法特别实用:把薤白埋进沙土里,随吃随挖,能保持最佳口感。
古今用法大不同 古代医书记载薤白要"去青留白",现在研究发现其实青色部分营养更丰富,现代人喜欢凉拌薤白沙拉,加点醋和橄榄油,既能软化血管又开胃,不过传统煎药还是遵循古法,去掉绿叶部分只用白色鳞茎。
最后提醒大家,再好的东西也要适量,我见过有人听说薤白好,天天拿它当主菜吃,结果反而出现头晕症状,养生贵在均衡,搭配着其他食材一起吃,才能发挥最大功效,你家那边有没有特色薤白做法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