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喷嚏声就没断过,老张捂着额头直喊疼:"这感冒头疼真是要命,吃了三天西药都没见好!"隔壁工位的小王神秘兮兮递过来一张泛黄的纸:"试试这个中药方吧,我妈每次头疼都靠它救命。"
其实像老张这样被感冒头痛折磨的人不在少数,西医见效快但总让人担心副作用,这时候祖传的中药方子反而成了香饽饽,今天就给大家扒一扒中医对付感冒头痛的压箱底本事,5个经典药方配上实用小贴士,让你在家就能对症下药。
分清寒热再下药 老中医常说"辨证施治",感冒头痛可不是一碗姜汤能包治百病,最简单的判断方法:受凉后怕冷流清涕的是风寒,嗓子肿痛冒黄痰的是风热,就像炒菜得看火候,用药也得对证。
风寒头痛可以试试【葱豉汤】:连须葱白3根+淡豆豉10克,加两碗水煮沸5分钟,记得趁热喝,喝完钻进被窝发汗,效果堪比退烧药,去年我姐家孩子半夜发烧,就是这碗汤下去半小时就退烧了。
要是喉咙像刀割似的疼,八成是风热作祟,这时候该请出【薄荷菊花饮】:薄荷3克、菊花5克、冰糖少许,开水冲泡当茶喝,我同事连续加班熬出火气,喝了两天这个,不仅头疼好了,眼睛都不那么红肿了。
厨房里就能找到的药材 别以为中药都得去药店抓,你家厨房可能就有现成的药材库,生姜就是个万能选手,切片含嘴里能止呕,煮水泡脚治风寒,要是加上红糖简直就是女生痛经救星。
特别推荐【姜枣茶】:生姜5片+红枣6颗掰开,煮15分钟,这个方子特别适合经期着凉的姐妹,既能暖宫驱寒,又能补气血,我闺蜜每次生理期必喝,现在连痛经毛病都好多了。
千年古方也有新花样 说到中药方,不得不提张仲景的《伤寒论》,里面的【桂枝汤】堪称感冒基础方:桂枝9克、白芍9克、生姜3片、大枣4枚,水煎服,这个方子妙在能调和营卫,就像给身体装了个空调,冷热自动调节。
不过现代人哪有功夫守着砂锅煎药?聪明人早就开发出懒人版:把药材装进纱布袋,直接扔养生壶里煮,更简单的办法是用保温杯焖泡,上班时泡一壶,不知不觉就喝光了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
- 别拿偏方当圣旨:网上流传的"大蒜塞鼻孔"治鼻塞,小心辣得眼泪直流还伤粘膜
- 中西结合要慎重:吃完中药冲剂别马上喝西药,间隔两小时才保险
- 发汗不是越多越好:捂汗捂到脱水就适得其反了,微微出汗最合适
- 特殊人群要注意:孕妇、慢性病患者、小孩剂量要减半,最好问过医生
预防胜于治疗 等头疼了再救急终究被动,平时做好这三招才是上策:
- 每天搓揉风池穴(后颈凹陷处)3分钟,像给颈椎做按摩
- 用冷水洗脸增强抵抗力,从夏天开始练效果最佳
- 随身带紫苏叶制成的香囊,古代文人就这么防流感
上个月邻居王大爷感冒引发肺炎住院,出院后天天抱着保温杯喝中药调理,他说以前总嫌中药苦,现在才明白良药苦口的道理,其实只要对症,很多中药喝着并不难受,甚至能尝出食材本身的甘甜。
最后提醒一句:如果高烧不退、呕吐不止、意识模糊,千万别硬扛,赶紧去医院!中药虽好,但急症还是要靠现代医学手段,收藏这些药方不过瘾的话,建议关注当地中医院的公众号,时不时有免费义诊活动,还能面对面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