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寒感冒别硬扛!老中医推荐的中药方子,收藏备用

一归堂 2025-04-26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最近早晚温差大,朋友圈里又是一片咳嗽声,每次降温总有人中招,特别是那种浑身发冷、鼻涕清稀、脑袋昏沉的风寒感冒,简直像被冻住任督二脉,今天咱们不聊西药,说说老祖宗传下来的驱寒妙方。

先分清楚是不是"冻出来的感冒" 很多人一打喷嚏就慌着吃药,其实风寒感冒很好认:怕冷明显(好比冬天忘穿秋裤),发热较轻(不像火炉烤着),流清鼻涕(不是黄脓那种),舌头颜色偏淡,可能还带点头疼脖子僵,要是嗓子肿成桃子、咳黄痰,那就是风热感冒,得换方子。

经典药方就像"感冒急救包" 老中医开的方子多半离不开这几味:

  1. 荆芥+防风:这对CP专门对付寒气入侵,好比大门上的挡风帘子
  2. 苏叶+生姜:发汗神器,喝下去像给身体盖床热被子
  3. 杏仁+桔梗:止咳化痰,针对鼻塞喉咙痒
  4. 甘草调和:当个和事佬,让猛药不那么呛喉

基础版可以直接到药店抓:荆芥10克、防风10克、苏叶10克、生姜3片、杏仁6克、桔梗6克、甘草3克,这是成人一天的量,小孩减半,孕妇咨询医师。

熬药讲究"一锅出" 砂锅加水没过药材两指宽,大火煮开转小火咕嘟15分钟,头煎药最浓,倒出来趁热喝,边喝边加衣盖被,剩下药渣再加水涮一遍,白天当茶饮,注意别用铁锅,别放糖(影响药效),喝完两小时别吃生冷。

药材界的宝藏单品 • 紫苏叶:菜市场能买到新鲜叶子,揉碎泡水,风寒初起时喝最好 • 葱白连须:家里炒菜的香葱,连根须煮水,加点红糖发汗快 • 香菜根:别只当配菜,洗净熬水能通鼻窍 • 桂枝:炖肉时的调料,单煮可暖四肢

这些坑千万别踩 × 捂汗过度:微微出汗就行,大汗淋漓反而伤津液 × 叠加西药:中成药和泰诺混吃可能伤肝 × 冷饮送药:凉牛奶、冰开水会让药效打折 × 不分体质:平时手脚热的人可能越喝越上火

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风寒感冒偏爱虚寒体质,平时可以: • 睡前艾叶泡脚(15克煮10分钟) • 早晨嚼两粒花椒(温水送下) • 围巾护好后颈(大椎穴易受风) • 每周喝次姜枣茶(生姜3片+红枣5颗)

特殊人群怎么办? 哺乳期妈妈:去掉峻猛药材,改用葱豉汤(淡豆豉10克+葱白3根) 上班族应急:风寒感冒颗粒/胶囊(看成分含麻黄、葛根) 老人体虚:加黄芪10克补气,太子参6克滋阴

最后唠叨一句:中药见效没那么快,一般喝两次缓解,完全好要两三天,如果三天还不退烧,或者胸闷喘不上气,赶紧去医院别硬扛,家里的药方记得标好克数,别拿茶杯随便抓,毕竟都是辛苦钱买的药材,转发给关心的人,这个冬天愿大家都能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