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街坊邻居说"嗓子疼、关节痛、身上淤青难消",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箱里,就藏着不少能活血化瘀、消炎去火的宝贝,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十种居家必备的活血消炎中药,都是菜市场、药店能买到的实惠货,关键时候真能救急!
丹参——血管里的"清道夫" 这味红褐色的药材可是中药房的常客,它最擅长打通全身气血通路,您可别小看它,《本草纲目》里都说它能"破宿血,补新血",现在人久坐不动,血液黏稠得像粥似的,每天用3-5克丹参片泡水喝,就像给血管做大扫除,要是配上山楂、决明子,还能顺带刮刮油呢!不过孕妇可得离远点,这活血劲儿太猛。
川芎——千年头痛克星 记得去年张婶撞见门框起了个大包,我用川芎粉调醋给她敷上,三天就消得七七八八,这味带着浓郁香气的药材,特别擅长对付各种痛症,头疼脑热时抓一把煮鸡蛋,趁热熏蒸,那股热气直往骨子里钻,不过要是个阴虚火旺的体质,可别贪多,容易上火。
红花——跌打损伤急救包 上次小区王叔下楼梯踩空崴脚,我赶紧抓把藏红花给他泡酒擦,这红色小花看着娇弱,却是活血界的猛将,新鲜扭伤用凉水调红花粉外敷,过48小时改热敷,消肿快得很,女同胞们注意了,生理期千万别碰,血量哗啦啦的吓人,平时泡脚放3克,手脚冰凉能好一大截。
蒲公英——遍地都是的消炎药 春天去公园遛弯,随手采几棵蒲公英回家晒干,这就是天然抗生素,嗓子发炎煮水当茶喝,乳腺胀痛拿鲜叶捣碎外敷,效果比某些西药还利索,不过要认准叶子带锯齿的正品,那些叶片圆润的多半是杂交观赏种,药效差老远。
金银花——炎症灭火器 这双色花儿可是家家户户的避暑神器,但它不止解暑,牙龈肿痛、肠炎腹泻时,抓两把煮浓茶,苦是苦点,但败火速度一流,有个小窍门:加冰糖会削弱药性,要是想追求效果,最好原汁原味喝,不过脾胃虚寒的老胃病,可别学年轻人冰镇着喝。
鱼腥草——肺部清洁工 第一次吃这玩意儿就被腥得直皱眉,但人家确实是肺炎、咽炎的克星,凉拌当野菜吃,或者煮水雾化吸入,对付呼吸道感染特别灵,南方朋友夏天爱煮鱼腥草瘦肉汤,既能消暑又不伤胃,不过北方朋友可能得慢慢适应这个味道。
黄连——消防队长降火急先锋 嘴上起泡、眼睛发红这种实火症状,黄连最在行,含一片黄连素片,或者用黄连水漱口,立马感觉火烧火燎的劲头下去大半,但这家伙太苦寒,中焦虚寒的人吃了容易拉肚子,得搭配点甘草调和药性。
黄柏——下焦湿热终结者 办公室小刘总坐出痔疮,我让他用黄柏煮水熏洗,配合提肛运动,两周就见效,这味药材专治泌尿系统、生殖系统的炎症,女性白带发黄、男性阴囊潮湿都能用,不过剂量要控制好,过量容易伤胃气。
板蓝根——病毒克星升级版 别看现在满大街都是板蓝根冲剂,正经的中药饮片效果更好,流感高发期,用它煮水给全家人预防,特别是小孩反复发烧的时候,配上大青叶效果翻倍,但别当饮料天天喝,寒性太重伤阳气。
穿心莲——万能消炎草 这名字听着就厉害,叶片真的像剑穿透心脏,咽喉肿痛摘几片嚼着吃,外伤出血捣烂外敷,连痱子湿疹都能治,不过它含有少量毒性成分,孕妇和哺乳期妈妈要谨慎使用。
这些中药虽然好用,但可不是万金油,比如丹参不适合长期服用,黄连苦寒伤胃,使用时要像炒菜放调料一样掌握分寸,建议大家收藏这个清单,遇到小毛病先翻翻家里的药箱,说不定就能省下一趟医院排队的钱,情况严重还是要及时看医生,毕竟中药调理讲究循序渐进,可不能把这些宝贝当仙丹猛灌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