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感觉身体沉甸甸的像裹了层水膜?早上起床眼皮肿得像核桃?八成是湿气在作怪!老祖宗留下的祛湿神器茯苓虽好,但单枪匹马总嫌火力不足,今天咱们就来盘盘茯苓的"最佳CP",教你把药效发挥到极致!
茯苓+黄芪:扶正祛湿双剑合璧 这对组合堪称"健脾祛湿界"的模范夫妻,黄芪补气升阳就像给身体装了个抽水机,茯苓负责把淤积的废水利索排出去,特别适合那种明明没干啥活却累得慌、稍微吃点凉的就拉肚子的朋友,记得煮汤时加几片生姜,就像给除湿机开了强劲模式。
茯苓+白术:脾胃虚弱者的救星 要是说黄芪茯苓是先锋部队,那白术茯苓就是巩固后方的后勤保障,白术能把塌方的脾土重新夯实,茯苓在旁边勤勤恳恳运走水湿,两者搭配特别适合吃完饭就胀气、大便总粘马桶的虚胖人群,建议打成粉做成山药茯苓糕,当早餐吃特别养人。
茯苓+薏苡仁:湿热体质的清道夫 油光满面冒痘痘、小便发黄有异味的湿热体质注意了!生薏苡仁清热利湿就像消防员灭火,茯苓负责善后清理积水,不过要提醒一句,这对CP偏寒凉,手脚冰凉的寒湿体质要绕道,煮粥时加两颗红枣中和寒性最聪明。
茯苓+泽泻:水肿克星速效组合 按小腿能凹出坑、早上脸肿到眼睛变眯眯眼的重度水肿患者看过来!泽泻就像强力利尿剂,茯苓稳稳接住泛滥的洪水,经典配方五苓散里就有这两位,煮水代茶喝半天就能见效,不过尿频的人要悠着点,别喝太猛。
茯苓+陈皮:痰湿咳嗽终结者 喉咙里总卡着黏糊糊的痰、胸闷像压块石头的朋友们有福了,陈皮理气化痰就像扫帚清扫垃圾,茯苓负责把痰湿从下水道冲走,煮水时加一小把荷叶梗,对付梅雨季节的陈年老痰特别管用。
【终极祛湿公式】 基础版:茯苓15g+赤小豆30g(煮水喝) 进阶版:茯苓20g+炒白术10g+炙甘草5g(炖鸡汤) 豪华版:茯苓15g+薏米15g+芡实10g+山药10g(打豆浆)
特别提醒:所有中药搭配都要根据体质调整,好比同样下雨,南方是防潮,北方是防燥,建议找中医师把脉后再决定用量,毕竟祛湿过猛反而伤阴,要像拧毛巾一样掌握好力道,下次再感觉身体沉重时,不妨试试这些千年传承的祛湿配方,说不定比泡脚拔罐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