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整理药柜时发现个有趣的现象,好多中药名字里都带着"芋"字,作为中医爱好者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这些"芋"字辈的中药材,别看它们名字相似,功效可大不一样,有的能当菜吃,有的却是治病良药。
【芋艿:厨房里的中药】 要说最熟悉的带芋中药,那必须是芋艿,咱们平时叫的芋头、香芋就是它,超市里3块钱一斤的家常菜,不过别小看这普通食材,《本草纲目》里可是记载它能"宽肠胃,破宿血,去死肌",老一辈常说吃芋头能"磨肚子",其实是指它富含膳食纤维,对消化不良特别管用。
记得去年邻居王阿姨胃胀气,老中医就让她每天煮芋头粥,具体做法是带皮芋头切块,和大米一起熬粥,连着吃三天,效果比吃药还明显,不过要提醒的是,生芋头汁液有毒,必须煮熟透才能吃。
【野芋:山林里的消肿高手】 野芋和芋艿长得像双胞胎,但性格差挺多,这货主要长在南方山沟里,叶片背面有白粉的那种,以前村里老人被毒蛇咬了,就会找野芋根捣烂外敷,现在中药房见到的野芋,多是经过炮制的饮片,主要用来治疗跌打损伤。
上个月打球崴脚,中医师给开了个泡脚方:野芋头15克、伸筋草10克、红花5克,煮水后加醋泡脚,连续泡了五天,肿消得特别快,不过这味药孕妇绝对不能碰,说明书上写得明明白白。
【水芋:藏在水田里的止咳药】 水芋可不是芋头的另一个名字,而是正经中药材,这植物喜欢长在水边,叶子像荷叶但更厚实,每年霜降前后采挖的根茎药效最好,晒干后切片备用,老中医说它性平味甘,专门对付慢性咳嗽。
我同事常年抽烟咳嗽,试过西药效果一般,后来用30克水芋干煮水,加蜂蜜当茶饮,喝了两周明显好转,不过这药有点怪味,像生土豆混着泥土的气息,得捏着鼻子喝。
【魔芋:减肥界的隐藏大佬】 说到带芋字的中药,魔芋必须拥有姓名,虽然现在更多当减肥食品卖,但它确实是正经药材,古代医书记载魔芋能"化痰散积,行瘀消肿",现在研究发现它含有的葡甘聚糖,确实能吸附肠道油脂。
记得去年表姐产后肥胖,中医师给她开过魔芋配方:魔芋精粉20克、山楂15克、决明子10克,打成粉末装胶囊,配合控制饮食,三个月瘦了18斤,不过空腹吃魔芋容易胃痛,建议饭后服用。
【海芋:美丽却有毒的观赏植物】 花市常见的滴水观音,学名就叫海芋,这植物确实有毒,汁液接触皮肤会发痒,误食可能中毒,不过炮制后的海芋倒是良药,能祛风湿、治哮喘,中医院开的海芋片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,和生鲜的完全不同。
前阵子腰疼去推拿,师傅给用了海芋热敷包,把炮制过的海芋片装布袋,微波炉加热后敷在腰眼穴,热力渗透进去特别舒服,不过这药材孕妇禁用,说明书上还特别强调要避开黏膜部位。
【芋环:古籍里的神秘药材】 最后说个冷门的——芋环,这名字很多中药房都没见过,查古籍才知道,是某些地区对何首乌的别称,李时珍说"以形似芋而环节故名",现在基本不用这个名称了,倒是有些养生茶里还会标"制芋环",其实就是炮制过的何首乌。
上个月在老字号药店看到制芋环,老板说这是专治须发早白的,配伍黑芝麻、桑葚一起打粉,每天早晚冲服,不过我嫌麻烦,还是直接买现成的七宝美髯丹方便。
这些带"芋"字的中药,从厨房到药房各有妙用,不过要提醒的是,很多野生芋类都有毒性,千万别自己乱采,就像魔芋看着温和,生嚼也会舌头发麻,建议大家到正规药店购买炮制好的药材,使用前仔细读说明书,下次炖汤做药膳时,不妨留意下这些"芋"字辈的中药材,说不定能有意外收获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