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中药草鳖甲是啥?"别看这名字土里土气,人家可是《神农本草经》里就有记载的老牌中药材,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低调的药界前辈,看看它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。
草鳖甲到底是何方神圣?
先说个冷知识:这货根本不是"草"!人家正儿八经的学名叫"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雌虫的干燥体",说白了就是土鳖虫晒干后的药材,因为长得像鳖壳才得了这名儿,在中药房里,它经常蜷缩成黑褐色的小球,看着不起眼,却是跌打损伤的常备药。
老中医们管它叫"土元",南方朋友可能更熟悉"簸箕虫"的叫法,这虫子专吃泥土里的腐殖质,遇到危险就缩成一团,倒是应了中医"以形补形"的理论,不过可别被外表吓到,经过炮制后可是正经药材。
从《神农本草经》到现代药房
这虫子入药少说也有两千年历史。《本草纲目》里李时珍特意写过:"(䗪虫)咸寒有毒,主心腹寒热洗洗,血积癥瘕..."翻译成人话就是:这玩意儿性寒味咸,专治各种瘀血肿块,古代用来治跌打损伤、闭经痛经,现在连肿瘤患者都会用到。
有意思的是,不同产地的草鳖甲还有讲究,江苏产的叫"苏土元",质量最佳;河北来的叫"冀地鳖",个头更大,老药工都知道,选药时要挑完整不碎、油润有光泽的,发霉变色的千万别买。
这些妙用你可能没想到
别以为草鳖甲只能治跌打伤,现在中医院里,它可是治疗肝病的常客,特别是那种阴虚火旺型的慢性肝炎,配上枸杞、生地这些滋阴药,效果杠杠的,有些更年期女性烦躁盗汗,老中医也会开点草鳖甲来平肝潜阳。
最绝的是它的抗癌潜力,现代研究发现,这虫子体内含有抗肿瘤成分,对肝癌、胃癌都有抑制作用,当然这不是让大家自己瞎吃,但确实给医学研究开了新思路。
不会用等于白搭
这药材讲究"活"着用,传统做法是把活虫洗净直接烘干,这样才能保住药效,现在药店卖的多是炒制品,据说炒过之后破瘀力更强,但滋阴效果会打折扣。
配伍更是门学问,治骨折要配自然铜、骨碎补;消乳腺增生得搭夏枯草、昆布,最经典的组合是三棱、莪术,这对CP破血行气力道十足,孕妇见了都要绕道走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
虽说是好东西,但可不是谁都能吃,阳气不足、胃寒怕冷的人吃了容易拉肚子,用量也有讲究,煎剂一般3-9克,磨粉吞服更要减量,不然可能出现头晕恶心。
保存时千万注意防潮,这虫子遇湿容易发霉变质,建议放在玻璃瓶里,搁阴凉通风处,每隔半个月检查一次,要是发现有异味,赶紧扔了吧,变质药材比垃圾还不如。
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中药挺神奇?这小小的土鳖虫,既能续筋接骨,又能软坚散结,关键是价格亲民,每公斤也就百来块钱,下次再看见中成药里有"䗪虫"成分,可别以为是添加剂啦!不过具体怎么用,还是得听大夫的,毕竟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乱吃可能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