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退黄有妙招!老中医亲授5个经典方子,连儿科医生都点赞

一归堂 2025-04-27 科普健康 1607 0
A⁺AA⁻

最近邻居家小宝出生没几天皮肤发黄,可把新手爸妈吓坏了,其实很多宝妈都遇到过宝宝黄疸的问题,去医院照蓝光排队要等好几天,老辈人总说"喝点草药水就好",作为研究中医育儿多年的从业者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中药治黄疸那些事儿。

黄疸不是病,黄起来真要命 西医说的黄疸,在中医眼里叫"胎黄"或"黄瘅",新生儿皮肤黄得像小橘子,眼白也泛黄,老人们常说这是"胎毒"没排干净,别小看这层黄色,胆红素数值高了可是会伤脑子的,我见过最夸张的病例是孩子全身黄得发亮,连尿布都被染成橙黄色。

中医治黄疸的独门绝技 老中医看黄疸就像侦探破案,先分清楚是"阳黄"还是"阴黄",阳黄像夏天熟透的芒果,颜色鲜亮;阴黄像陈旧的纸张,暗沉无光,去年接诊过一个满月宝宝,小脸蜡黄还总吐奶,用了温阳化湿的药方,三天就看见好转。

五个传世退黄方,各有绝活

  1. 茵陈蒿汤(湿热型黄疸) 这可是治黄疸的"明星配方",就像给身体来场大扫除,茵陈30克、栀子10克、大黄6克,煮出来的药汤金黄金黄的,记得隔壁张姐家双胞胎就是喝这个退黄的,不过大黄得控制量,不然宝宝拉肚子厉害。

  2. 茵陈五苓散(寒湿型黄疸) 适合那种手脚冰凉、便便稀溏的宝宝,茯苓、猪苓各15克,加上桂枝6克,就像给脾胃盖了层小被子,去年冬天有个早产儿用这个方子,配合艾灸神阙穴,五天黄疸值降了大半。

  3. 犀角散(急黄重症) 遇到眼睛发黄、哭闹不止的急黄症,老中医会拿出这个"急救包",现在用水牛角代替犀角,配上黄连、升麻,熬出的药特别苦,但退黄效果立竿见影,有次急诊用的就是这个方,配合西药治疗,当天就稳住了病情。

  4. 柴胡疏肝散(气滞型黄疸) 有些宝宝胀气哭闹,肚子鼓得像小青蛙,这时候用柴胡、芍药各10克,加点枳壳,就像给肠胃做按摩,上个月亲戚家孩子腹胀黄疸,喝了这个方子放了几个屁,黄疸跟着下去了。

  5. 黄芪建中汤(虚黄型) 奶娃娃如果是早产或者体质弱,黄疸会反复不愈,这时候用黄芪15克补气,配合白术、当归,就像给身体充电,有个早产儿喝了一个月,不仅黄疸退了,体重也蹭蹭长。

祖传退黄秘诀大公开 老中医都说"治黄不离茵陈",这味药就像人体内的清洁工,新鲜茵陈煮水洗澡效果也好,我们当地有"三月茵陈四月蒿"的说法,清明前后采的药效最佳,还有个小窍门:用纱布包着药渣敷肚脐,相当于给肝脏做药灸。

这些坑千万别踩

  1. 别盲目照搬方子:去年有个宝妈网上抄方,给宝宝吃了过量大黄,结果脱水送医院
  2. 注意区分母乳性黄疸:这类情况要停喂母乳3天,配合晒太阳效果更好
  3. 病理性黄疸要警惕:如果两周不退或者越来越黄,赶紧查肝胆B超
  4. 别迷信偏方:有人用蝉蜕煮水擦身,结果过敏起红疹

日常护理有诀窍 • 每天上午10点前晒脚心15分钟,紫外线帮忙退黄 • 多喝葡萄糖水,促进排便排尿 • 顺时针揉肚子促消化,每次50圈 • 妈妈忌口海鲜、辛辣食物

现在明白为啥中医能流传几千年了吧?上次儿童医院主任看到我们的药方记录,都夸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,不过还是要提醒各位家长,轻度黄疸可以试试中药调理,但病理性黄疸一定要及时就医,收藏这份攻略,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用场呢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