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传承的补肌散中药方剂,如何让现代人重拾健康底气?

一归堂 2025-04-27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"最近总感觉浑身没力气,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毛病""明明吃得不少却越来越瘦""稍微受点风就感冒发烧"......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,其实都是身体在发出预警信号,在中医看来,这可能是"营卫不和"的典型表现,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,或许就藏在明代医学典籍《证治准绳》记载的补肌散方剂里。

被遗忘的养生智慧:补肌散的前世今生 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古籍修复室里,泛黄的《证治准绳》书页上,"补肌散"三个字静静躺在医案篇章,这个由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四君子打底,配以当归、白芍、陈皮、黄芪的方子,原本是用来治疗"脾肺气虚,肌表不固"的病症,老药师王振国摸着药戥子感慨:"现在年轻人总说亚健康,其实古人早就把这类问题研究透了。"

拆开来看补肌散的"零件"

  1. 四君子汤打地基:人参补元气就像给手机充电,白术健脾燥湿堪比除湿机,茯苓利水渗湿犹如身体清道夫,甘草调和诸药好比交通警察
  2. 当归白芍双剑合璧:当归补血像往存钱罐里投硬币,白芍柔肝如同给紧绷的琴弦抹松香
  3. 黄芪陈皮巧搭配:黄芪固表相当于给身体装防盗门,陈皮理气好似给肠胃做按摩

现代人怎么用好这副古方 张小姐在互联网公司做运营,长期加班导致反复感冒,中医诊所的老大夫给她开了加减版的补肌散,特别嘱咐:"早上空腹用温水送服,就像给汽车做日常保养",三个月后,她发现自己爬楼梯不再气喘,空调房里也不打喷嚏了。

使用禁忌与现代改良 虽然补肌散药性平和,但并非人人适用,实热体质者服用可能会上火,就像给已经沸腾的火锅再加料,现代中医通常会根据体质调整剂量,比如阴虚火旺者会去掉温性的人参,改用西洋参;湿气重的会加入苍术、厚朴增强祛湿效果。

药房里的大学问 在杭州河坊街的老字号药房,补肌散的药材摆放大有讲究,人参须放在琉璃匣子里防潮,白术要选断面有朱砂点的"鸡腿白术",当归则要挑身干色棕、油性足的秦归,老药剂师边称药边说:"差之毫厘谬以千里,每味药都要像选美比赛一样严格"。

厨房里的养生实践 其实补肌散的智慧也能融入日常饮食,用山药代替人参炖汤,加几颗红枣就是简易版补肌羹;用茯苓粉掺在面粉里做馒头,既能健脾又增加口感,重要的是建立"治未病"的观念,别等到身体亮红灯才想起调理。

如今走进中医院,常能看到年轻人捧着保温杯里装着褐色的中药茶,补肌散这张古老的方子,正以代茶饮、膏方等新形式焕发生机,正如《黄帝内经》所说:"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",这副传承百年的方剂,或许就是我们抵御现代生活压力的秘密武器,不过专家提醒,具体用药还需经专业医师辨证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都是独特的"生命密码"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