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街坊邻居念叨"十人九胃",这话可真不假,前两天跟社区诊所的王大夫唠嗑,他刚给退休教师李阿姨开完药,转身就跟我感慨:"现在年轻人饮食没规律,中年人压力大应酬多,老年消化功能退化,脾胃问题都快成时代病了。"说着从药柜里拿出个褐色药瓶,"倒是这个胃肠舒片,这些年帮了不少老患者。"
要说这胃肠舒片,可是实打实的中药配方,我特意查过药典,里面都是些耳熟能详的草本:陈皮、砂仁、山楂、鸡内金...这些可都是调理肠胃的"老熟人",就像咱们厨房里备着醋和姜一样,老祖宗留下的方子就是管用。
您可别小看这几味药材,它们凑在一起就像组建了个"肠胃护卫队",晒干的橘子皮看着普通,却是理气的高手,隔壁张叔常年喝陈皮茶,打嗝泛酸的毛病确实见好,砂仁带着股特殊的香气,炖肉时放几颗就能去腥,在药里专门负责化解湿气,那些舌苔厚腻、肚子胀气的人最需要它。
最妙的是山楂配鸡内金这对组合,上次看小区广场舞王姨给孙女喂消食片,其实天然的山楂才是宝,尤其炒过的山楂,酸劲收敛了,消食化积的本事却一点不减,鸡内金就更有意思了,鸡胗里的那层金膜,动物实验显示它能加速胃液分泌,就像给肠胃加了把助推器。
前阵子单位体检,同事小刘拿着报告愁眉苦脸,胃镜显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,整天抱着暖宝宝说胃寒,我陪他去中医院,老主任号脉后直摇头:"年轻人冷饮当水喝,熬夜加班伤阳气,再这么造作非得搞出胃溃疡。"开的方子里就有胃肠舒片,特别嘱咐饭前服用,上周碰见他,居然开始研究小米粥养胃食谱了。
不过咱们得说清楚,这药虽好可不是糖果,社区药店赵姐经常遇到急着买药的年轻人,总提醒他们:"胃疼得厉害先做检查,这药适合长期调理,急性发作还是得去医院。"像孕妇、哺乳期妇女这些特殊人群,服药前千万要咨询大夫。
现在市面上打着"养胃"旗号的保健品五花八门,有些网红产品加了多少添加剂谁说得清,反观这种传统中成药,配料表干净得就像家常菜,吃着踏实,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改变生活习惯,按时吃饭、细嚼慢咽、少沾生冷,这才是护胃的根本。
上周末参加同学聚会,发现大家保温杯里泡的不再是枸杞,而是各种中药材,有人现场掏出胃肠舒片分享,说是出差必备,看来老祖宗的智慧永远不会过时,关键得用对地方,如果您也被胃病困扰多年,不妨到正规中医院把把脉,让传统中药给您的肠胃来次深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