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平时吃水果削下来的皮,或者路边不起眼的树皮,在老中医眼里可都是宝贝,今天就带大家见识下中药里"以皮入药"的神奇世界,这些看似普通的皮壳藏着千年养生智慧,看完记得收藏!
厨房边角料变金方——陈皮的前世今生 说到以皮入药,第一个要讲的就是家家厨房都有的陈皮,不过可不是随便拿个橘子皮晒干就行,正宗陈皮要用广东新会的茶枝柑,每年冬至前后摘果,开三刀取皮,阴干三年以上才算入门,这玩意最擅长调理脾胃,炖肉时放两片立马去腥增香,感冒咳嗽煮水喝还能化痰止咳,但要注意,新鲜的橘子皮可不能直接用,反而容易伤胃。
牡丹全身都是宝,丹皮专治无名火 洛阳牡丹甲天下,可您知道牡丹根皮是味良药吗?这丹皮啊,就像个灭火器,专治各种上火症状,春天容易口腔溃疡、眼睛发红,抓一把丹皮煮水,比喝凉茶管用多了,不过孕妇可得小心,这药性偏寒,怀娃的时候千万别碰。
月季花不仅好看,月季花的姐妹也入药 公园里常见的月季花大家都知道,可月季的近亲玫瑰倒是有层"外衣"能入药,玫瑰花苞外的绿色萼片晒干就是中药里的"绿萼梅",能疏肝解郁,不过今天要说的主角是桂花树皮,也就是桂皮,厨房里炖红烧肉用的香料,其实是温肾散寒的良药,冬天手脚冰凉的姑娘们,不妨在泡脚水里加些桂皮碎。
土地骨皮退虚热,熬夜族的救星 枸杞的红色果实大家都熟悉,但它同宗兄弟的根皮您认识吗?这种叫地骨皮的药材,可是专治现代人的"手机病",晚上睡不着觉盗汗、手心发热,用地骨皮搭配粳米煮粥,连喝三天就能见效,不过这药性寒凉,脾胃虚寒的人要慎用。
茯苓打粉做面膜?不如用它的"外套" 药店里常见的茯苓块是菌核内部,其实它外层的褐色外皮才是宝贝,这茯苓皮专门对付水肿,特别是久坐办公室腿肿的白领,拿它煮水当茶饮,比喝咖啡健康多了,记住要选表面带纵皱纹的,那种才是地道药材。
槟榔树的"腰身"能救命,腹胀就用大腹皮 海南人嚼的槟榔是果实,可您知道槟榔树的树干表皮也是药材吗?这大腹皮看着像老树皮,却是治疗腹胀的圣手,过年吃撑了肚子胀得难受,抓把大腹皮煮水,加点红糖调味,半小时就见效,不过气虚体弱的人要少用,免得拉肚子。
五加皮泡酒壮筋骨,别和香加皮搞混了 东北山林里的五加科植物,春天剥下的根皮可是强身健骨的好药,以前跑山的采药人,都要随身带着五加皮泡的药酒,跌打损伤时擦擦就好,但要特别注意,市面上有些商家用香加皮冒充,那东西有毒,买药时一定要看准产地。
陕北特产黄柏皮,口腔溃疡有奇效 陕西黄柏树的内层树皮,可是治疗口疮的特效药,这黄柏皮苦得让人皱眉,但对付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真有一手,拿少量黄柏粉拌蜂蜜涂患处,当天就能止痛,不过这药太苦寒,中焦虚寒的人用了可能拉肚子。
白鲜皮治皮肤病,野外遇到记得采 东北的山坡上常看到一种长白斑的灌木,它的根皮就是著名的白鲜皮,这药材最擅长对付顽固湿疹,熬水洗患处比激素药膏还管用,不过新鲜采挖的白鲜皮毒性大,必须经过炮制才能用,可别自己瞎折腾。
梧桐树不只是遮荫,树皮还是降压药 法国梧桐的绿化树形象深入人心,可它的树皮却是天然降压剂,这海桐皮对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特别有效,晒干后煮水代茶喝,比吃西药温和多了,不过要选五年以上的老树皮,嫩树皮效果差还不安全。
这些藏在我们身边的"皮"类中药,每样都承载着古人的智慧,不过要提醒大家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这些药材虽然常见,但用错了地方也可能伤身,建议先咨询中医师,搞清楚自己的体质再下手,平时去中药市场逛逛,你会发现这些"皮"类药材价格都不贵,几块钱就能买到治病救人的自然馈赠,这才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藏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