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黄,厨房里的香料竟是千年中药?一文讲透它的神奇功效

一归堂 2025-04-27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"哎你这炖的啥汤啊?金黄金黄的怪好看!"朋友探头探脑盯着我家砂锅时,我正用筷子搅着飘着油花的鸡汤。"秘密武器——姜黄粉。"我神秘一笑,看她满脸问号的样子突然想起,很多人大概只知道姜黄是咖喱的调色师,却不知道这抹金色早在《本草纲目》里就写着呢。

要说姜黄是不是中药,咱们得先掰扯清楚什么叫中药,按照老祖宗的说法,但凡能入药的草木金石都算中药,关键看怎么用,就像辣椒在川菜里是调料,在苗药里就能治风湿,姜黄也是这样的两面手,不过您可别小瞧这味厨房常客,人家可是正儿八经写着编号的中药材,220版《中国药典》白纸黑字收载着姜黄(Curcuma zedoaria),跟人参灵芝排在一起的那种正经身份。

说到药用历史,姜黄绝对算是中药界的"老前辈",考古队在西安出土的唐代铜罐里发现过姜黄粉末,说明至少在一千年前,它就已经是长安城达官贵人药膳里的常客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专门给它开了篇章,说它能"破血行气,通经止痛",主治胸腹痛、风湿痹痛这些毛病,您看古人多会养生,炖肉放点姜黄不仅去腥增香,还能顺便调理身子。

不过现在年轻人接触姜黄,十有八九是通过咖喱,上次我去印度餐厅后厨参观,厨师长着一米八的汉子捧着姜黄罐子跟我唠:"这东西在印度就像你们中国的盐,做蝴蝶虾、炸鱼块都得靠它上色。"其实咱们中国用姜黄的历史比印度更早,《齐民要术》里就有"郁金(古称)入药,其色如金"的记载,只不过后来随着丝绸之路开通,反倒被印度人发展出了更多烹饪用法。

别看都是黄色粉末,中药用的姜黄和咖喱用的还真不太一样,药房里卖的姜黄切片是经过炮制的,讲究个"九蒸九晒",要把生薑黄的燥性去掉,而超市买的咖喱粉用的姜黄,很多是直接烘干磨粉,主要取其染色和提味的作用,去年我陪老妈去中医院抓药,老药师特意叮嘱:"煎姜黄要后下,大火熬开五分钟就得关火,不然有效成分全挥发了。"这就跟煮咖喱完全两码事,后者要小火慢炖才能激发香味。

现代人研究出姜黄素这个宝贝,算是给老古董正了名,上海药物研究所做过实验,把姜黄提取物喂给实验鼠,结果发现对关节炎确实有缓解作用,不过咱得实话实说,目前人体临床数据还不算充分,国家药监局也没批过纯姜黄素的药品,倒是日本韩国把姜黄玩出了新花样,什么姜黄胶原蛋白饮、姜黄护肝片,便利店货架上摆得琳琅满目。

要说最接地气的用法,还得数广东人的煲汤智慧,上个月去同事家喝汤,砂锅里除了鸡骨草还有几片金灿灿的姜黄,她说这是潮汕老家治风寒感冒的偏方,不过我得提醒一句,新鲜姜黄含有较高挥发油,直接泡水喝容易刺激肠胃,想食补的话,还是老老实实买炮制过的中药饮片,或者像印度人那样拿牛奶冲着喝。

最近总有人把姜黄吹成包治百病的神药,这就有点过了,前阵子邻居大妈听说姜黄治胆固醇,每天空腹喝姜黄粉冲水,结果喝出胃反酸,去医院一查,医生说她本来就有胃炎,姜黄虽然能活血,但毕竟药性偏辛温,脾胃虚弱的人要慎用,所以啊,甭管它是厨房调料还是中药药材,对症使用才是王道。

说到底,姜黄能跨界当中药和调料,靠的就是那股独特的"劲儿",既能在咖喱里撑起半边江山,又能在中药柜里占个席位,这种两头讨喜的本事,怕是连当归都要甘拜下风,下次您要是看见中药方子里开着姜黄,别觉得奇怪,这可是从《唐本草》里走出来的千年老字号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