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收到好多小伙伴私信,说喝治疗皮肤病的中药简直要了命——刚凑近碗边就反胃,喝下去半小时狂跑厕所,甚至有人闻到药味就条件反射干呕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让人头秃的话题,看完这篇你至少能少吐三次!
为啥喝药总想吐? 老张是个典型例子,脸上长痤疮喝了半个月中药,现在听到"趁热喝"三个字就哆嗦,其实这事儿真不怪你矫情,中医科王大夫说了,三个原因最常见:
- 药材自带"生化武器":黄连、苦参这些祛痘明星,苦得能让苦瓜喊师傅,更别说有些人方子里还有蝎子蜈蚣,心理暗示就够呛
- 煎药方式翻车现场:有人图省事直接扔不锈钢锅煮,结果药性全变酸,正确姿势是砂锅+冷水浸泡1小时,武火煮沸转文火慢熬
- 身体在拉警报:如果是喝药后立刻吐得昏天黑地,可能是药物刺激太猛,就像不会喝酒的人被灌高度白酒
救命!喝完药怎么压住恶心? 我闺蜜当初喝调经中药,发明了个"闯关攻略"特别管用: ▶ 含话梅糖要选带盐粒的,酸甜咸三重暴击能重置味觉 ▶ 陈皮含片比薄荷糖有用,药店买那种蜜饯款的 ▶ 捏鼻子快!速!憋气喝,像咽胶囊似的咕咚一口 ▶ 喝完马上漱口,但别用牙膏(会加重恶心) ▶ 实在受不了就把药倒进冰格冻成块,含着吃像吃甜品
这些作死操作千万别碰!
- 凉水兑热药:有人嫌苦加冰块,这相当于给火药浇油
- 拿饮料送服:特别是牛奶豆浆,跟中药成分打架会闹肚子
- 空腹硬扛:以为饿着肚能少吐点?胃酸分分钟教你做人
- 偷偷倒药:把汤药冲马桶以为神不知鬼不觉,皮肤科医生看舌头就知道你在演《甄嬛传》
聪明人这样喝药不遭罪
- 黄金时间窗:早上9点前/下午3点后,这两个时段肠胃防御力最强
- 温度有讲究:晾到嘴唇不觉得烫但还能接受的温度,45℃左右最合适
- 神器加持:去药房要个量杯,看着刻度喝比端碗心理压力小
- 奖励机制:喝完立刻塞颗巧克力,苦尽甘来的感觉能治愈半条街
实在喝不下还有救吗? 别急着放弃治疗!现在有些中医院能做中药颗粒,冲泡起来像喝咖啡,不过要注意: • 免煎颗粒效果打折扣,急性发作期还是老老实实熬药 • 药膏贴敷、药浴这些外治法也能辅助,不是只有苦汤药一条路 • 实在吐得厉害要找医生调方,别自己加糖加蜂蜜(有些方子加糖会改变药性)
最后说句扎心的:喝中药就像升级打怪,前期吐得稀里哗啦,后面可能会发现"咦?今天这碗好像没那么难喝",坚持住的姐妹记得来留言区还愿啊!下期准备写《喝中药爆痘是排毒还是过敏》,关注我不错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