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大夫,我这腰疼老毛病又犯了!"隔壁王叔揉着后腰走进诊室,这已经是他今年第三次来抓药,看着他手里攥着的西药止痛片空盒,我忽然想起祖父行医时反复叮嘱的话:"急症治标不如治本,老祖宗留下的止痛丹才是正道。"
被遗忘的止痛智慧 在抗生素泛滥的今天,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中药铺柜台角落里的小瓷瓶装着什么,那个贴着"止痛丹"红纸标签的瓶子,可是民国时期跌打损伤师傅的看家宝贝,别看它黑乎乎像浓缩咖啡粉,却是十几味药材经过九蒸九晒炼成的精华。
揭开神秘药丸的真面目 上周邻居张婶闪了腰,我让她试试祖传配方:乳香、没药、川芎、当归四味主药,配上三七活血,冰片透窍,没想到第二天就见她晨练时活蹦乱跳,直说这黑药丸比膏药管用百倍,其实这不过是中药"通则不痛"理论的实践——乳香没药化瘀,川芎行气,三七修复损伤,冰片带着药性直冲病灶。
现代痛症的中医解法 现在人久坐办公室落下的颈椎痛、空调吹出的肩周炎、高跟鞋崴脚后的肿痛,用上这古方反而有奇效,上个月公司会计小刘痛经卧床,我让她把止痛丹碾碎调黄酒送服,当天下午就回来上班,这可不是瞎猫碰死耗子,《本草纲目》早有记载:当归补血活血,川芎上行头目,两者搭配专治妇人血滞疼痛。
自己动手做安心药 总有人担心药店买的成药掺假,其实自制止痛丹并不难,挑个黄道吉日(其实是湿度适宜的日子),把当归切片、川芎捣碎、乳香没药用灯芯草烤软,再加上三七粉搅拌均匀,关键步骤是用米醋调和,捏成梧桐籽大小的药丸,晾在竹匾里时,满院子药香能把邻居家的狗都引过来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 别以为中药温和就能当糖豆吃,去年健身房教练逞强,一天吞了六颗止痛丹,结果半夜送来急诊——这药活血力度大,孕妇和凝血功能差的人碰不得,还有人拿它治牙痛,殊不知胃火牙疼需要配石膏,风寒牙疼得加细辛,盲目服用可能雪上加霜。
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 现在有些中医馆玩出新花样,把止痛丹做成微囊胶囊,痛得厉害时含化两粒,既不伤胃又见效快,更妙的是配合红外理疗,药性随着热力渗透筋膜,比单纯口服效果好三倍,不过老派中医还是坚持原汤化原食,认为蜂蜜水送服最能激发药效。
前些天整理药柜,发现祖父留下的紫檀木药匣里还藏着半瓶止痛丹,蜡封的瓶口留着淡淡药香,这不起眼的小黑丸,见证过码头苦力摔伤时的惨叫,安抚过产房传来的阵痛呻吟,也治愈过无数个加班夜的颈椎酸痛,在这个全民补钙、维生素漫天飞的时代,或许我们更需要重新认识这些承载着千年智慧的黑疙瘩,下次再疼得直抽冷气时,不妨试试这个老法子,说不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