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身边好多朋友都在抱怨身体不舒服,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留下不少"外治内调"的妙招,不用吃药打针,用中药外敷、熏洗就能缓解很多常见问题,今天我就带大家盘点这些实用又安全的中医外治疗法,建议先收藏再细看!
外用敷贴:皮肤吃药最直接 说到中药外治,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膏药,但你知道吗?厨房里常见的食材搭配中草药,效果比药店买的还好用。
-
扭伤肿痛——仙人掌配三七 上次我爸打球扭到脚踝,肿得像个馒头,我妈直接砍下一截仙人掌,剥掉刺捣成泥,掺上三七粉调匀,晚上敷上去凉丝丝的,第二天消肿大半,后来才知道仙人掌消炎镇痛,三七活血化瘀,这俩真是黄金搭档。
-
颈椎病痛——粗盐艾叶热敷包 办公室久坐的姐妹可以试试这个:500克粗盐炒热,加100克艾叶、30克红花,装布袋热敷肩颈,每天15分钟,艾草的药香混着盐的热度,像给颈椎做了个SPA,坚持两周,咔咔响的脖子明显舒服了。
-
小儿腹泻——丁香吴茱萸贴肚脐 邻居家娃拉肚子半个月,医院跑了好几趟,老中医开了个小方子:丁香、吴茱萸打粉,用黄酒调成糊,睡前贴肚脐,说是通过神阙穴调理脾胃,第二天孩子就不拉了,不过要注意6小时就得揭下来,别把皮肤闷坏了。
擦洗浸泡:泡走全身小毛病 泡脚大家都知道,但加点料效果翻倍,我姨妈常年手脚冰凉,现在每晚都用这个方子泡:
-
泡脚养生方 艾叶30g+花椒15g+生姜5片+红花10g,煮开后兑温水泡脚,泡完脚底发热,浑身暖洋洋的,要是加上10克当归,连续泡一周,脸色都红润了,但糖尿病人要注意水温,别烫着。
-
湿疹止痒方 老家有个采药的老师傅教了一招:金银花30g+野菊花20g+苦参15g,煮水放温后擦洗患处,去年我侄子满身红疹,擦了三天就消下去,注意只能擦洗别喝,这些药材偏寒性。
-
痔疮坐浴方 这个方子来自肛肠科老中医:黄柏30g+五倍子20g+皮硝15g,煮好后坐浴10分钟,同事说坚持一周,肉球明显变小,但要提醒一句,严重痔疮还是得去医院,别耽误治疗。
熏蒸疗法:热气治病最温柔 上个月重感冒鼻塞,试了奶奶说的熏鼻法:
-
感冒鼻塞——葱白食醋熏鼻 半斤陈醋加3根连须葱白,烧热后离火,用蒸汽熏鼻子,刚开始烫得直缩脖子,熏五分钟立马通气,原理是醋酸杀菌,葱白发散风寒,比喷鼻剂温和多了。
-
宫寒痛经——当归川芎熏蒸 女性朋友记住这个:当归15g+川芎10g+益母草20g,煮水后趁热熏蒸小腹,蒸汽温度能忍受时,用毛巾蘸药液反复轻擦八髎穴,连续做三个月姨妈期,痛经真的减轻了。
-
老寒腿——桂枝透骨草熏洗 邻居王大爷每到冬天腿疼得不行,去年试了这个方子:桂枝50g+透骨草30g+伸筋草20g,煎水熏洗膝盖,现在上下楼利索多了,他说就像给关节做了艾灸。
特别注意这些事 虽然中药外治安全,但有几个坑千万别踩:
- 皮肤破损处别乱敷药,容易感染
- 孕妇肚子腰骶部位要慎用活血类药
- 过敏体质先小面积试用,防红肿瘙痒
- 急性病(如高烧、剧烈疼痛)赶紧去医院
记得去年我表弟痛风发作,非要用网上买的"祖传药酒"泡脚踝,结果肿得更厉害,所以提醒大家,外治疗法适合调理慢性症状,急症一定要听医生的。
这些方法都是几代人验证过的,但每个人体质不同,效果可能有差异,要是试过哪个方子特别管用,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验!对了,你家有没有祖传的外用偏方?写下来说不定能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