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老话说'一草一世界',今天要聊的这味中药可有意思了,在岭南地区的深山老林里,总有些采药人专找一种藤状植物,当地人管它叫'千斤拔',也有地方唤作'一条根',别看名字土气,这味药可是能吊起千斤重担的宝贝。"
说起千斤拔的别名,各地都有不同的叫法,在广西玉林,老药农们习惯称它为"钻地风",说是这药根能像风一样钻进地底深处,广东潮汕地区则流传着"牛大力"的俗称,相传旧时耕牛累垮了,农户就用这种药煮水喂牛,故得此名,最有趣的当属云南边境的叫法——"透地龙",据说是因为它细长的根须能穿透岩缝生长。
这味药材的正式学名叫做九牛力,倒不是因为它真有九头牛的力气,而是形容其药性之猛,据《岭南采药录》记载,古时山民常将新鲜根茎捣烂外敷,治疗跌打损伤时能"拔除深入肌骨的痛楚",有经验的中医师告诉我,千斤拔最显著的功效是祛风除湿,就像给生锈的关节上油,特别适合长期在潮湿环境劳作的渔民、菜农。
去年探访广西十万大山时,偶遇一位采药三十年的阿伯,他指着岩壁上缠绕的藤蔓说:"这种金缨子(千斤拔果实的别称)最补腰肾,城里人天天坐办公室,腰酸背痛就爱用它泡酒。"果然在当地药店,常能看到标注"壮腰健肾"的千斤拔药酒,深褐色的酒液里泡着粗大的根块,散发着淡淡的豆香。
不过可别被"千斤"二字唬住,这味药虽好却讲究用法,老中医常叮嘱:"千斤拔如猛将,需配良将调和。"通常要与杜仲、桑寄生等药材配伍,才能既发挥其祛湿强筋的作用,又避免过于燥烈伤阴,记得邻居王叔有次自行采挖煎服,结果半夜口干舌燥,正是不懂配伍的教训。
现代研究倒是给这味传统药材找到了新用途,广州某中医药大学的实验显示,千斤拔提取物对关节软骨修复有明显效果,现在不少运动康复中心,都会在理疗套餐里加入千斤拔药浴项目,有意思的是,年轻人开始流行用千斤拔搭配红枣枸杞泡茶,说是"打工人的续命水",这倒应了古人"药食同源"的智慧。
市面上的千斤拔制品五花八门,选购时可得擦亮眼,真正的道地药材应该是灰黄色纺锤形根块,断面有淡红色云纹,某次在药材市场见到染色冒充的假货,表面裹着可疑的棕红色粉末,凑近闻还有刺鼻化学味,这才理解老辈人强调的"看须根、嗅气味、尝滋味"三诀。
最后提醒一句,虽说千斤拔有"九牛之力",但孕妇和阴虚火旺者要慎用,就像老药工说的:"好药也怕用错方,三分药材七分养。"下次遇到腰酸腿沉,不妨到正规中药店抓几片千斤拔,配上猪蹄炖汤,既能食疗又能体会古人"药借食力"的养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