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街坊说身上长脓包、溃烂难愈合,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留下对付这类毛病的宝贝,今天给大家唠唠那些能从里到外"吃掉腐肉"的中药,都是实打实的民间验方。
金银花——疮疡圣药的平民用法 这朵不起眼的小花可是外科良药,特别是对付红肿热痛的疮痈,去年我二舅妈脖子后头长了个火疖子,疼得整宿睡不着,老中医开了个土方子:抓一把金银花煮水,加两勺蜂蜜当茶喝,结果连喝三天,那疖子居然自己冒尖流脓,疼劲儿也消了大半。
新鲜金银花直接捣碎敷患处也管用,但要注意别过敏,要是嫌麻烦,药店买的金银花露兑温水喝也行,就是效果比现熬的差些,不过孕妇和体寒的人要少喝,这花儿性子寒得很。
穿山甲鳞片——骨科老师傅的私藏秘方 可别被名字吓着,现在多用的是炮制过的穿山甲鳞片,镇上跌打损伤的刘师傅就常配这味药,他说这玩意儿就像把小铲子,能把关节里的脓液锈垢刮干净,前阵子王大哥膝盖肿痛流黄水,刘师傅给开的药粉里就有这个。
不过这药材金贵得很,现在野生穿山甲是保护动物,得用养殖的,而且得磨成细粉吞服,用量不能大,不然容易上火,配上皂角刺、浙贝母这些,效果才明显。
蒲公英——田埂上的消炎药 春天满地长的蒲公英,其实是治乳痈的高手,隔壁李婶哺乳期堵奶发烧,乳房硬得像石头,她婆婆采了半筐蒲公英,捣出汁水让她喝,另拿叶子捣烂敷在肿块上,当天就退烧,两天后硬块就软了。
鲜用最好,晒干的蒲公英泡茶也有用,但要喝浓点,不过体质虚寒的要加点红枣中和,否则拉肚子是常事,这草药到处都有,认得准的话随手就能摘。
黄芪托毒汤——补气排脓的经典方 老中医常说"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",这黄芪就是给身体加油的,有个工地兄弟被铁钉扎了脚,伤口化脓两个月不好,大夫开的是黄芪30克炖鸡,每天喝汤吃肉,吃到半个月,烂肉自己脱落,新肉长得红扑扑的。
单用黄芪不够,得配上当归、党参这些补血的,这方子特别适合那种脓水清稀、伤口发白的情况,说明身子太虚扛不住病菌,但如果是红肿热痛的急性期,反而要先用金银花这类凉药。
皂角刺——穿透力最强的追脓将军 这玩意看着像刺猬,其实是肥皂树的棘刺,专治深部脓肿,特别是那种按着软软的、感觉里面有东西乱窜的病灶,村里屠夫被猪蹄划伤手臂,整个胳膊肿得发亮,老郎中让他每天嚼几根皂角刺,再用刺熬水泡脚。
这东西特别扎嘴,得含在舌根底下慢慢咽汁,配上野菊花、天花粉效果更好,不过孕妇绝对不能碰,破血力度太大。
这些药怎么用最灵?得看病症阶段,刚起脓时多喝金银花、蒲公英;溃烂期要加穿山甲、皂角刺;久不收口就得靠黄芪补气,但千万别自己瞎配,要找懂行的大夫搭着用。
平时预防更重要,少吃肥甘厚味,多吃绿豆薏米粥,身上长痘别乱挤,用马齿苋捣汁涂涂,真遇上反复溃烂的,赶紧去医院,别耽误成蜂窝织炎,记住这些祖辈传下的法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