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后台好多小伙伴留言说"咳得肺都要出来了""晚上咳到睡不着",其实啊,这多半都是肺寒在作怪!今天咱们不聊那些看不懂的中药名,就讲讲祖辈传下来的实在法子。
你的咳嗽是"寒"还是"热"? 很多小伙伴分不清自己是着凉咳嗽还是上火咳嗽,教大家个土方法:要是咳出来的痰像果冻一样清稀,喉咙发痒想含块生姜,遇冷风咳得更厉害,八成就是肺寒了,这时候喝凉茶越喝越糟,得用温热的药膳把寒气赶出来。
厨房里就能找到的止咳三宝
-
生姜红枣水(应急版) 记得小时候感冒咳嗽,奶奶都会切三片老姜,加一把红枣煮水,生姜要选那种表皮发皱的老姜,切片后放锅里炒焦,再加红糖焖一会儿,这个焦糖味的姜茶特别暖胃,喝完感觉胸口像裹了层棉被,不过要注意,下午三点前喝效果最好,晚上喝容易上火。
-
橘皮杏仁粥(食疗版) 去菜市场买点新鲜橘子皮(要没有打过蜡的),晒干后和杏仁粉一起煮粥,橘子皮晾干的过程就像在做陈皮,能理气化痰,杏仁记得选甜的,苦杏仁虽然药效强但有毒,煮的时候加两勺蜂蜜,喝起来甜甜的,小孩子也愿意喝。
-
花椒炖梨(加强版) 这个方法最适合半夜咳醒的人,把雪梨顶部切开当盖子,挖空梨核,往里面塞十几粒花椒,再放两小块冰糖,隔水蒸一个小时,蒸好后连梨带汤一起吃,花椒的麻劲能直通肺经,当天就能明显感觉咳嗽次数减少。
中药店抓药指南 如果上面的方法不管用,就得去抓正经中药方了,这里给大家个经典配伍:
- 紫苏子10克(像小鱼籽一样的颗粒,能降气)
- 白芥子6克(黄色小颗粒,专门对付寒痰)
- 莱菔子15克(就是萝卜籽,消食化痰) 这三味药统称"三子养亲汤",是古代留给老百姓的救命方,加点陈皮、茯苓效果更好,拿回家用纱布包着煮,一天喝两次,三天就能见效。
老师傅不会说的秘密
-
煎药时间有讲究 治寒咳的药要用武火(大火)烧开,转文火(小火)熬20分钟,趁热喝才有效,凉了喝等于白搭,切记要小口慢饮,让热气慢慢滋润喉咙。
-
忌口比吃药还重要 肺寒时千万别碰冰淇淋、生鱼片这些寒凉食物,就连水果也要煮熟吃,苹果可以蒸着吃,梨必须炖烂,实在想吃水果,就用盐水煮几分钟再吃。
-
睡觉姿势大学问 平躺时咳嗽加重的小伙伴,试试垫高枕头,让上半身倾斜30度,还可以在后背贴个暖宝宝,寒气从哪里进,我们就从哪里把它赶走。
预防复发才是真本事 咳嗽刚好那几天,早上含片姜片再出门,平时用艾叶泡脚,每周2-3次,每次泡到微微出汗,家里常备点丁香紫苏茶,觉得嗓子发凉就冲一杯,记住肺怕寒也怕燥,秋天多吃白色食物,百合、莲藕、银耳轮着吃。
最后唠叨一句:如果咳嗽超过两周,或者痰里带血丝,一定要去医院拍片检查,咱们这些土方法对付普通肺寒咳嗽很管用,但要是拖成慢性支气管炎就麻烦了,希望大家都能顺顺利利度过这个秋冬,喝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