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刷到年轻人喊"年纪轻轻就腰突",看得我直摇头,我们办公室小王才28岁,天天嚷嚷腰痛,去医院拍片说是腰椎间盘突出,医生让做手术,吓得他晚上睡不着觉,跑来找我这个懂点中医的老朋友支招,今天就把压箱底的方子拿出来说说,这可是我老家一位八十岁老中医的家传方,治好过不少街坊邻居。
先说清楚啊,这方子主要针对的是初期腰脱(也就是腰椎间盘突出)引起的腰痛、腿麻症状,那些已经压迫神经走不了路的,赶紧去医院该手术手术,咱们说的这种情况,就是坐着疼、站着酸、弯腰像上刑的那种。
【配方揭秘】 老师傅给的方子就五味药:
- 杜仲30克(要选断面有银丝的,这是地道药材的标志)
- 怀山药20克(必须是河南焦作的铁棍山药)
- 骨碎补15克(记得得用砂锅焙干)
- 川牛膝10克(注意不是怀牛膝,药效差着呢)
- 三七粉5克(现磨的最好,药店现成的也行)
这五味药看着简单,学问可大了,杜仲补肝肾强筋骨,就像给腰椎装了个弹簧垫;山药健脾益气,专门对付长期久坐导致的气滞血瘀;骨碎补听着吓人,其实是接骨木科的宝贝,能让损伤的纤维环自我修复;牛膝引药下行,好比快递小哥精准把药效送到腰部;三七止血又活血,专治那些隐隐作痛的炎症。
【熬药窍门】 很多人熬中药像煮大杂烩,其实大有讲究,先把杜仲和骨碎放在冷水里泡两小时,这时候会出现很多丝状物,千万别扔!这些都是药效精华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40分钟,再下山药和牛膝,继续熬20分钟,最后关火前撒入三七粉,焖五分钟就行。
我当初看小王熬药时加了红糖,差点没拦住,这方子忌糖忌铁器,非要调味的话,用两三颗红枣掰开煮就行,每天早晚饭后喝,那汤药颜色跟红茶似的,入口有点苦,但回甘明显。
【真实案例】 隔壁陈婶当年腰疼得下不了床,在医院花了八千多没治好,后来用这个方子,配合每天早六点对着太阳做"五点支撑"锻炼,两周就能自己下楼买菜了,现在她天天在小区健身器材那教人扭腰器正确用法。
有个细节要注意:喝完药别立刻躺下,我表弟当时图省事,喝完就躺沙发上,结果半夜疼得直抽凉气,应该是药性把淤血冲开了,躺着不利循环,最好散步半小时,让药效均匀散开。
【日常养护】 光吃药不够,还得改习惯,现在人哪个不是"久坐族"?我给大家支几招:
- 买那种会弹的硅胶坐垫,每小时起来颠三分钟
- 午休别趴桌上,搞个U型枕仰着歇
- 开车超过一小时,下车做"小燕飞"动作
- 睡前热敷腰部,艾草条燎两下效果翻倍
特别提醒:月经期、感冒发烧时停服,有高血压的把杜仲加到40克,低压能降不少,喝了三天还不见好,赶紧找大夫看看是不是药不对证。
上个月带小王去复查,医生说他突出的髓核明显缩小,现在这小子嘚瑟得很,说要把这个方子告诉他老家种地的二舅,不过我想提醒各位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具体用量还是要找专业医师调整,毕竟每个人体质不同,有人阴虚火旺,有人湿气重,这都需要微调药方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:现在年轻人腰突,十个有九个是手机害的,大家真要改改生活习惯,别等到疼得直不起腰才后悔,这方子能帮你缓解病痛,但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护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