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风一吹,大地回暖,菜市场里卖艾草的阿婆又支起了小摊,老苏州人都懂,这时候摘的嫩艾叶最合适做青团,但这一片片绿油油的叶子,可不止是时令美食这么简单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春天里那些藏在树叶间的养生密码,这些都是老中医们传承千年的春季调养智慧。
【春日限定款药食同源好物】 要说春天最金贵的叶子,桑叶绝对排得上号,清明前的霜桑叶还是卷着边的娃娃样,这时候采收的桑叶药性最温和,记得去年邻居王阿姨总说眼睛干涩,我让她每天用洗净的鲜桑叶煮水熏眼,半个月后她逢人就夸眼睛清爽得像换了新零件,其实古人早就发现桑叶的妙处,《本草纲目》里专门记载它"利五脏,通关节",现在科学也验证了桑叶里特有的DNJ成分能双向调节血糖,糖友春天拿它煮汤代茶正合适。
菜场里三块钱一大把的蒲公英,可是春季护肝神器,前阵子公司体检,部门里有一半人查出轻度脂肪肝,我赶紧给大家安利蒲公英玉米须茶,新鲜蒲公英连根带叶晒干后,和玉米须按2:1比例冲泡,喝起来带着丝丝甘苦,却能把淤积在肝胆里的湿热毒素悄悄带走,不过要提醒体质虚寒的朋友,喝这个茶得搭几颗红枣中和寒性。
【厨房里的中药柜】 最近迷上用紫苏叶炒蛋,这紫色的叶片遇热就会散发出独特的香气,别看它普通,却是化解春季风寒的高手,上个月儿子半夜着凉咳嗽,我抓了一把紫苏叶煮水,让他趁热喝下捂汗,第二天就像没事人一样活蹦乱跳了,老辈人说"紫苏处处有,散寒解表手到擒来",可不是随便说说的。
说到薄荷,大家都觉得是夏天消暑的,其实开春时节的嫩薄荷叶才是最宝贵的,我家阳台种了盆薄荷,掐几片叶子泡水,立刻感觉喉咙眼里的燥气都被抚平了,特别是经常抽烟喝酒应酬的朋友,春天坚持喝薄荷绿茶,能让被烟酒熏坏的肺叶慢慢恢复粉嫩。
【藏在山野的养生宝藏】 周末去郊外踏青时,可别只顾拍照,溪边那些锯齿状边缘的艾草叶,晒干捣碎就是天然蚊香,去年我把艾草碎缝在棉布袋里塞进枕头,整个春天都没被蚊子吵醒过,不过要认准清明节前采摘的嫩艾,老艾叶味道冲得熏人。
竹林深处藏着的淡竹叶,可是清热利尿的高手,抓一把晒干的竹叶煮水,加点冰糖晾凉,比超市买的饮料健康百倍,特别适合春天吃了太多香椿、韭菜导致上火的朋友,喝两天嘴角的水泡就消下去了。
【使用秘诀和避坑指南】 这些宝贝叶子虽好,但处理不当也会出问题,比如荷叶止血效果一流,但脾胃虚寒的人空腹喝荷叶茶容易拉肚子,最好搭配生姜片一起冲泡,既能保留降脂功效,又能暖胃驱寒,还有人喜欢用银杏叶泡水,千万要注意!新鲜银杏叶含有有毒成分,必须经过专业炮制才能入药。
清洗这些野菜叶也有讲究,先用淡盐水浸泡半小时,轻轻搓掉表面的绒毛和虫卵,像艾草这类自带特殊气味的,焯水时加几滴食用油能保持翠绿色泽,储存的话,晾干后装进密封袋冷冻,随取随用能存大半年。
窗外的梧桐树已经开始冒新芽,看着这些充满生命力的绿叶,突然明白为啥老中医总强调"不时不食",春天的叶类中药就像大自然定时送来的健康包裹,错过了这季的鲜嫩,再等就是明年了,趁着阳光正好,不妨去菜市场转转,说不定能在角落里找到装着各种养生叶的竹篮,那可是懂行人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