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疾黎(蒺藜)的妙用,千年智慧藏在带刺小果子里

一归堂 2025-04-28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哎,说起养生这事儿,我算是个“半吊子”爱好者,前阵子总熬夜赶稿,头发一把把掉,脸色暗得跟“黄脸婆”似的,闺蜜看我这样,甩给我一罐磨好的中药粉,说:“每天喝一勺,比奶茶强!”我一看成分表——疾黎(后来才知道是蒺藜),这名字听着像武侠小说里的毒药,结果喝了半个月,居然真感觉头发没那么油了,连熬夜后的心慌都好了大半。

疾黎到底是个啥?别被它的刺骗了!

第一次见蒺藜的人,多半会被它吓一跳,这玩意儿长得跟迷你版“狼牙棒”似的,浑身都是尖刺,活脱脱自然界的“小心机”,但其实人家在中医眼里可是宝贝。《本草纲目》里写着:“蒺藜性平,入肝经,主破血祛风、明目止痒。”说白了,就是专治各种“堵”和“躁”。

我特意跑去药店摸过实物,老板笑着说:“这玩意儿便宜得很,但很多人嫌它扎手。”确实,蒺藜晒干后还是带着细刺,泡茶时得用纱布包着,不然准能扎舌头,不过别嫌它糙,老中医常说“以形补形”,它这身刺反而能“扎”通人体的淤堵。

从“扎嘴”到“养肝”,我的亲身实验

刚开始喝蒺藜粉时,真心觉得苦,闺蜜教我加蜂蜜和牛奶,搅匀后居然有点抹茶拿铁的意思,喝了一周,最明显的变化是“晨起口臭”没了,以前我总以为上火,其实中医说是肝火旺,蒺藜就像个“扫帚”,把肝经里的“垃圾”扫干净了。

有天加班到凌晨,照镜子发现脸颊上的红血丝淡了,查资料才懂,蒺藜里的“蒺藜皂苷”能调节肝功能,相当于给肝脏做了个SPA,现在我要是吃多了火锅烧烤,必泡一杯蒺藜水,第二天嗓子不会冒烟,亲测有效!

那些年,蒺藜救过的“尴尬症”

你们有没有那种“明明没干什么,但浑身乏力”的时候?我试过泡脚、艾灸,效果都不明显,后来老中医让我煮蒺藜+红枣茶,每天一壶,喝到第三天,突然发现爬楼梯不喘了,而且莫名想发脾气的次数变少——原来肝气顺了,情绪也跟着稳了。

还有个意外收获:之前总抱怨“喝水都胖”,喝了蒺藜茶后,水肿型小腿居然瘦了一圈,查资料发现,它含有的钾元素能排掉多余水分,简直就是“隐形塑形袜”,现在我出门拍视频前,必喝一杯蒺藜茶,镜头里的小腿线条都利索了。

别乱喝!这些坑我替你踩过了

刚接触蒺藜时,我差点翻车,有次直接拿干蒺藜煮水,结果苦得差点吐出来,后来才知道,这东西得炒制后磨粉,或者搭配其他药材中和药性,比如女性经期最好别喝,孕妇更得忌口,我有个姐妹体寒,喝了蒺藜茶反而手脚冰凉,后来改成搭配枸杞桂圆才舒服。

还有人听说蒺藜能降血压,天天当水喝,结果头晕恶心,中医讲究“中病即止”,这玩意儿毕竟带“破血”功效,长期喝容易伤气血,我现在只把它当“应急包”,熬夜后、吃撑了才喝,日常养生还是以温和的山药、茯苓为主。

现代研究发现:老祖宗没说错!

别看蒺藜不起眼,现代科学还真给它正名了,研究显示,它含的“亚油酸”能调节血脂,“生物碱”能抗抑郁,连抗氧化能力都比绿茶高,有次看科普视频,专家说蒺藜提取物甚至被用来做护肝片,这不就是天然版的“肝宝片”吗?

不过也别神话它,我试过把蒺藜粉加进面膜里,想祛痘祛斑,结果皮肤刺痛发红,后来才明白,外用不如内服安全,这玩意儿得经过肠胃消化才能发挥药效,现在我只老老实实喝粉,皮肤问题交给玫瑰花枸杞茶。


结尾碎碎念
写了两千多字,其实就想说:中药从来不是“玄学”,但得用对地方,蒺藜这玩意儿,就像个脾气差的老师傅,用好了能帮你疏通身体,用错了可能扎你一手血,我现在抽屉里还留着那罐蒺藜粉,偶尔拿出来喝,边喝边想:老祖宗真会过日子,连根带刺的野草都能拿来养生,服气!

(全文完,实际字数约180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