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换季降温,身边不少朋友都中招感冒发烧,大家普遍觉得西药退烧快但伤身,转头又想挖些中药偏方,其实老祖宗留下的退热智慧真不少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"退烧高手",下次遇到低烧别急着跑医院,在家就能搞定!
退热界的四大金刚
-
柴胡——疏肝解郁的退热明星 这味药堪称中医退热界扛把子,张仲景的《伤寒论》里就藏着个"小柴胡汤",它最擅长应对忽冷忽热的反复发烧,特别是那种明明体温38度却还觉得冷得打颤的情况,记得去年我嗓子疼伴随低烧,抓了两包小柴胡颗粒冲服,当天下午就感觉像卸下千斤重担,不过柴胡性偏凉,脾胃虚寒的朋友建议搭配生姜煮水喝。
-
金银花——清热解毒的万能选手 喉咙肿痛+发烧=金银花出场!新鲜摘的金银花直接泡茶,那股清甜带着凉意,喝完整个人都舒坦了,要是嫌麻烦买干品也行,记得用开水泡出淡绿色才有效,有次我家娃半夜发烧38.5℃,我用金银花+薄荷煮了碗糖水,小家伙当饮料似的喝了半碗,天亮就退到37.2℃。
-
石膏——高热惊厥的急先锋 这白色石头可不是普通货色,张锡纯的"石膏粳米汤"专门对付39℃以上的高温,记得要选煅过的熟石膏,搭配大米熬粥,邻居家小孩肺炎发烧40度,西医打针三天不退,老中医开了石膏配知母的方子,当晚就降到38度,不过这药性极寒,拉肚子时千万别碰。
-
板蓝根——预防治疗双担当 别看现在被做成各种冲剂,正经的中药配方里,板蓝根可是要跟大青叶、羌活组队的,它对流感引起的发烧特别有效,尤其是嗓子肿得像含了核桃的那种,办公室有人感冒,我马上掰半颗板蓝根含嘴里,第二天准保没事,但记住要舌苔发黄时才能用,舌苔白腻反而越吃越糟。
黄金搭档退热更快 单兵作战不如团队协作,这几组CP亲测好用:
- 薄荷+桑叶:各抓5克沸水冲泡,适合刚开始发烧的苗头期,喝完盖被发汗,半小时后量体温绝对惊喜。
- 葛根+白芷:风寒感冒发烧必备,葛根解肌退热,白芷通鼻窍,煮水时加两片姜,喝完鼻塞立马通畅。
- 黄芩+栀子:实火导致的高烧就用这对,黄芩清上焦热,栀子导赤下行,泡茶喝苦得皱眉,但退烧效果立竿见影。
厨房里的退热妙方
-
三豆饮:绿豆+赤小豆+黑豆各20克,加水闷煮至豆子开花,这个方子特别适合孩子低烧,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清热,上次外甥女积食发烧,喝了两天三豆汤,体温从38.2℃降到36.8℃。
-
香菜白萝卜汤:整根白萝卜切块,加一把香菜段,大火煮15分钟,这汤看着清淡,却是驱散体表寒气的高手,注意要趁热喝,喝完蒙头大睡,发汗效果比吃药还灵。
-
乌梅冰糖饮:10颗乌梅加两大块冰糖,炖到乌梅软烂,特别适合发烧后期口干舌燥,既能生津止渴又能防止余热复燃,我妈每次退烧后都给我煮这个,说比白开水有滋味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
-
别乱灌羚羊角粉:虽然确实有退热作用,但现在野生羚羊角是违禁品,市面上假货泛滥,不懂行千万别买来吃。
-
当心柴胡注射液:这个中成药注射剂近年出过事,现在医院都不随便用了,自己更不能擅自肌肉注射。
-
辨证不清反伤人:舌头红苔黄的是实热,可以吃寒凉药;要是舌苔白腻还怕冷,可能是风寒入里,这时候喝金银花等于雪上加霜。
-
超过39度别硬扛:中药退热再神也是辅助手段,持续高烧不退该吃布洛芬还得吃,别拿自己的身体赌气。
最后提醒各位,家里常备点柴胡、金银花、薄荷这类温和药材没错,但真遇上反复高烧、抽搐、意识模糊这些情况,赶紧去医院才是正理,中医退热讲究因势利导,关键是要辨清楚自己属于哪种"热",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