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龙眼树,大家脑海里准会冒出甜滋滋的桂圆肉,谁能想到它扎根泥土里的老树根,竟是中医眼里的"宝贝疙瘩"?去年回闽南老家探亲,发现邻居阿婆总在院子里晒些弯弯曲曲的树根,一问才知道是龙眼树根,这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。
要说这龙眼树根啊,可是个"隐形冠军",别看它灰头土脸地长在泥里,人家可是正儿八经载入《中华本草》的药材,老中医常说"龙眼全身都是药",可树叶能入药大家都知道,树根的妙处倒鲜有人提,其实在闽粤一带的山村,懂行的老人家都会留着龙眼树根,就像存着个小药箱。
先说这树根的来历,龙眼树根分两种,一种是刚挖出来的新鲜根,带着泥土芬芳;另一种是晒干的老根,表面皱巴巴像老树皮,行家都爱挑十年以上的老树根,认为药效更醇厚,不过可别随便去挖路边的树根,现在好多果园里的龙眼树都打过农药,真要找好根还得去深山老林里找野生的。
讲真,这树根的功效绝对让人惊掉下巴,村里八十岁的陈伯每逢阴雨天关节痛,就切几片树根煮水熏蒸,他说这招比膏药管用多了,隔壁王婶更年期手脚发麻,用树根配红枣炖汤喝,现在天天在广场跳扇子舞,最绝的是堂妹痛经那会儿,老中医开了方子,里头就有晒干的龙眼树根,说是能温经散寒。
要说怎么用这树根,那花样可多了,最常见的是泡药酒,切段后泡在高度白酒里,三个月后每天喝一小盅,特别适合手脚冰凉的人,不过城里人可能更爱泡脚法,把树根敲碎煮水,趁着热气熏蒸小腿,寒湿体质的人泡完脚底像踩着云朵,我试过用树根煮鸡蛋,煮出来的蛋带着淡淡木香,据说能补气血。
不过这树根虽好,可不是万能灵药,体质偏热的朋友要少吃,孕妇更要避开,前几年有个小伙子听说树根治风湿,天天拿它当茶喝,结果上火长满痘痘,老中医提醒过,这树根性温,得搭着菊花、金银花这些凉性的食材才平衡。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,城里中药房的龙眼树根价格蹭蹭涨,前年还卖二十块一斤,现在要五十块了,不过懂行的人还是能淘到宝,像菜市场角落那些卖草药的摊位,经常能蹲到野生老树根,记得要选断面发黄的,发白的可能是新根药效不够。
说到底,这龙眼树根就像个低调的养生达人,它不张扬,却默默守护着岭南人的安康,下次路过龙眼树下,可别只盯着树上果子,低头看看扎根土地的老树根,说不定它正藏着让你惊喜的养生密码呢,不过要真想试试,最好还是找中医师把把关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都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