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中医推荐的乌梅枸杞茶配方,每天一杯身体悄悄变好

一归堂 2025-04-28 科普健康 1605 0
A⁺AA⁻

最近总感觉嗓子干、眼睛酸,刷手机时看见邻居张阿姨在院子里晒乌梅和枸杞,一聊才知道她坚持喝这个茶好几年了。"姑娘你整天对着电脑,更要多喝!"她顺手抓了一把给我,还现场教了配比,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连老中医都点赞的养生茶,手把手教你用几样常见药材调出酸甜可口的健康饮品。

这杯茶里藏了哪些宝贝?

先说核心配方:乌梅8颗+枸杞15粒+甘草3片+冰糖适量,别看材料普通,每样都有大讲究。

乌梅可不是普通梅子,是青梅熏制而成的中药,《本草纲目》里说它"敛肺涩肠,止久嗽泻痢",现在人总熬夜、吃外卖,肠胃负担重,它就像肠道的清道夫,我同事小王之前老是胃胀,喝了两周这个茶,居然说打嗝都带着酸梅味,整个人清爽不少。

枸杞大家都熟,但很多人不知道选宁夏红枸杞才有甜味,这里头的门道在于:颗粒饱满的枸杞泡开后会慢慢沉底,如果飘着不下沉的,八成是被硫磺熏过的劣质货,上次我妈买的便宜枸杞,泡完水浑浊发苦,后来换了品牌立马不一样。

甘草在这里当"和事佬",既能调和乌梅的酸涩,又能补气止咳,记得要用炙甘草,生甘草太寒凉,有次我贪方便直接掰了甘草片,结果喝完喉咙发紧,换成药店买的炮制好的立马顺口了。

为啥这杯茶特别适合现代人?

每天盯着电脑的手机族最懂这种酸爽——眼睛干得像沙漠,偏偏还上火长痘,上周连续加班三天,我感觉自己快成"喷火龙"了,赶紧翻出张阿姨给的茶方,没想到乌梅的酸配上枸杞的甜,像给肝脏做了SPA,中医说"酸入肝",果然喝完第二天眼屎少了,看屏幕也不那么扎眼。

那些总说"喝水都会胖"的姐妹更要试试,这茶里的乌梅含有苹果酸,能促进脂肪代谢,我闺蜜试了半个月,配合跳操,腰围瘦了两厘米,当然别指望光喝茶就能瘦,关键还是得动起来。

最适合的季节其实是现在这种干燥天,秋老虎横行的时候,办公室空调吹得皮肤紧绷,这时候来杯温热的乌梅枸杞茶,既解渴又不伤脾胃,有次带茶杯去开会,隔壁部门大姐闻着味过来讨教,现在整个办公室都流行上了。

三步泡出最佳风味

第一步用温水洗药材,很多人直接开水怼,其实乌梅表面有层白霜,那是果糖析出的,温水冲洗保留营养,有回我图省事用沸水烫,结果汤色发浑,口感也发涩。

第二步煮茶有诀窍,砂锅小火焖10分钟,先把乌梅煮出味,再加枸杞续煮5分钟,千万别一股脑全倒进去,不然枸杞的维生素C全熬没了,试过用养生壶煮,确实比保温杯泡得更浓郁。

第三步调味看心情,血糖高的就喝原味,女生经期可以加点红糖,有次牙疼不敢喝酸,放了罗汉果代替冰糖,居然也别有风味,记住甘草最多放3片,多了会有苦涩感。

这些坑千万别踩

胃酸过多的人要悠着点,有次胃痛还猛灌这个茶,结果半夜烧心到睡不着,现在改成饭后半小时喝,再没犯过。

感冒咳嗽期间别碰,上周着凉流鼻涕,听人说喝姜茶驱寒,结果混着乌梅茶一起喝,咳嗽反而加重了,查资料才知道乌梅收敛性强,风寒时候喝容易闭门留寇。

药材别反复煮,见过有人把泡淡的乌梅二次回锅,其实这时候有效成分早流失了,还不如直接换新料,建议每天现煮现喝,毕竟养生不是凑活。

喝出花样的小秘诀

夏天可以加薄荷叶,清凉败火,上个月高温天,我在茶里扔了几片新鲜薄荷,冰镇后特别解暑,不过薄荷性凉,加3-4片就够了。

体寒的女生搭生姜片,有阵子总手脚冰凉,学着在茶里放两片嫩姜,早上喝全身暖乎乎的,要是接受不了辣味,可以把姜煮久点,辛辣味就会淡下去。

懒得煮就用焖烧杯,上班族可以晚上把药材放进焖烧杯,加开水盖紧,第二天早上就能喝到温润的茶汤,亲测保温效果超6小时,比保温杯强多了。

这杯酸酸甜甜的中药茶,我断断续续喝了快一年,最大的感受是身体变得"听话"了——以前换季必感冒,现在抵抗力明显强;长期看屏幕的眼睛也没那么干涩,当然这不是仙丹,关键还是得作息规律,最近发现楼下药店也有配好的药材包,20块钱够喝一周,打算囤几包放着,大家不妨也试试看,说不定喝着喝着就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