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两虚熬中药有讲究!老中医亲授5个关键点,别让药效打折扣

一归堂 2025-04-28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总感觉浑身没劲,上三楼都喘得厉害,晚上睡觉明明盖薄被却出冷汗,手心脚心又热得像揣着小火炉,去看了老中医,诊断说是"阴阳两虚",开了方子让回家熬药,结果连着喝了三天,反而拉肚子头晕,吓得我赶紧找医生问明原因,原来啊,熬阴阳两虚的中药比煮普通汤药讲究多了!今天我就把这些年攒的熬药经验全抖出来,都是跟三甲医院老主任偷学的本事。

认清阴阳两虚的特征 很多兄弟姐妹分不清自己是阴虚还是阳虚,其实两者兼有时才会用到阴阳双补的方子,阴虚的人五心烦热、口干舌燥,阳虚的又怕冷尿频,要是两种症状都有,八成就是阴阳两虚了,这时候开的药方里通常既有熟地黄、山茱萸这种滋阴的,又有巴戟天、肉苁蓉这类补阳的,就像给身体同时开暖气和空调,搞错了分分钟翻车。

熬药器具选错全盘皆输 记得第一次熬药图省事用了铁锅,结果喝完肚子疼得直打滚,老中医拍桌子骂我:"电磁炉都不行!必须用砂锅或搪瓷盆!"金属容器会和中药成分发生反应,特别是含鞣酸多的药材,遇到铁锅直接变毒药,我现在专门买了个带滤网的紫砂药罐,花了不到30块钱,某宝搜"中药煎药壶"就能看见。

泡药时间藏着大学问 抓回来的草药别急着上火,要先用冷水浸泡,头回我嫌麻烦直接煮,结果医生说浪费了30%的药效,现在我都提前两小时泡药,像枸杞、菊花这种容易漂浮的要用纱布袋压着,夏天气温高就放冰箱冷藏泡,不然药材泡馊了反而伤身。

火候把控堪比厨艺 熬药不是炖鸡汤,武火转文火的门道深着呢!第一遍煎药要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,保持"螃蟹眼"沸腾状态,第二遍煎只要微微冒泡就行,就跟煲汤时先大火滚再转小火慢炖一个道理,我试过用手机定时,20分钟准关火,现在家里闹钟都调成煎药模式了。

服药时辰决定疗效 别以为药熬好随时喝都行,阴阳两虚的药讲究"晨阳暮阴",早上阳气升发时喝补阳的药汁,晚上睡前喝滋阴的那半剂,有次我图省事混着喝,结果整夜失眠冒虚汗,现在定两个闹钟雷打不动,比上班打卡还准时。

说个真事儿,隔壁王叔糖尿病并发症导致阴阳两虚,花大价钱买的野山参,因为用不锈钢保温杯泡着喝,结果补过头流鼻血,还有张阿姨把先煎的龟板和后下的薄荷一股脑煮,喝得拉肚子进急诊,这些坑我都帮你们踩过了,照着这五步走,保准药效翻倍!

最后唠叨一句:熬药期间忌口比吃药还重要!羊肉火锅、冰镇啤酒、熬夜追剧这些坏习惯全戒掉,我那会儿硬是扛住朋友聚餐诱惑,连最爱的麻辣烫都没碰,现在气色终于不青白了,大家要是有更好的熬药窍门,欢迎在评论区交流,咱们一起把身体调理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