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街坊们念叨"腰酸背痛""怕冷手脚凉",一问才知道不少人被肾阳虚盯上了,这肾虚啊,可不是男人的专属,女同志月经不调、老人夜尿多都跟它脱不了干系,今儿咱就唠唠老祖宗留下的调理妙方,保管让你从里到外暖起来!
【自测卡片:你中了几条?】 ① 早上醒来浑身发沉像灌铅 ② 小便清得像自来水还总起夜 ③ 大热天也怕吹空调风 ④ 头发一把把掉,记性越来越差 ⑤ 夫妻生活像在完成任务 要是中了三条以上,八成是命门火衰了,不过别急着慌,咱们祖传药箱里有妙招。
【千年古方新解:右归丸加减版】 老张头在社区诊所坐诊三十年,他给病人开方子最爱用改良版右归丸,原方出自《景岳全书》,经过现代人体质调整,现在更适合上班族:
- 熟地黄20g(填精补髓的地基料)
- 山药15g(健脾养胃的和事佬)
- 山茱萸10g(固涩肾气的守门员)
- 枸杞子12g(阴阳双补的调和剂)
- 杜仲10g(腰痛患者的救星)
- 菟丝子9g(激发阳气的小马达)
- 当归8g(活血生血的运输车)
- 肉桂3g(点燃命门之火的火柴)
- 制附子6g(回阳救逆的急先锋)
这九味药就像支特种部队,有主攻有助攻,附子肉桂负责点火,熟地山药赶紧添柴,山茱萸杜仲守住城门不让阳气外泄,当归枸杞在后方搞后勤运输,熬药时记得用砂锅慢火炖40分钟,附子要先煎半小时去毒。
【药材小剧场:君臣佐使的智慧】 有次看王大夫抓药特别有意思,他边称边念叨:"附子是将军,得让它打头阵;熟地是粮草官,得备足分量..."原来这配伍讲究"君药治本,臣药助威,佐药调停,使药引导",就像炒菜放调料,多了苦口,少了没味,非得几十年功夫才能拿捏准。
【喝药那些事儿】 别以为中药都是苦汤汤,张婶就发明了花式喝法: ① 早晨空腹喝最吸收,实在怕苦加红糖 ② 药渣别倒!装布袋热敷腰眼,等于免费艾灸 ③ 搭配核桃仁嚼着吃,补肾效果翻倍 ④ 连服半月后,可以改成隔天喝巩固
特别注意!感冒发烧时暂停,女人经期要减量,有人嫌见效慢,吃了三天就着急,这就像烧水还没开锅就撤柴,前功尽弃多可惜。
【生活调理比吃药更重要】 光靠药罐子可不够,还得配合这些小习惯: √ 每天搓后腰五分钟,搓到发热为止 √ 晒太阳最佳时段:上午9-11点 √ 少吃寒凉食物,西瓜冰淇淋要忌口 √ 泡脚加点艾叶,水温不超过45度
我们小区刘姐就是典型例子,以前夏天还穿着秋裤,坚持喝药加泡脚三个月,现在敢穿裙子上班了,不过她偷偷跟我说,药方得找大夫把过脉才保险,毕竟每个人体质不一样。
最后唠叨一句:肾阳虚不是洪水猛兽,但也别自己当医生,找个靠谱的中医师望闻问切,比你在网上查百遍都管用,毕竟老话说得好,"中药对症一口汤,不对症满箩筐",调理这事急不得,慢慢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