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暑中药方大公开!老中医教你三招轻松应对高温天

一归堂 2025-04-28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全国开启"蒸桑拿"模式,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,前两天隔壁王阿姨在小区遛弯时突然头晕恶心,吓得大家赶紧送她去医院,医生说这是典型中暑症状,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留下对付中暑的妙招,今天我就带大家挖一挖那些藏在古籍里的消暑良方,关键时候真能救命!

【第一招:千年验方"白虎汤",3味药煮出清凉】 说到治中暑,东汉张仲景的白虎汤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,这方子就三味药: • 生石膏30克(打碎) • 知母15克 • 粳米一把(约半碗)

做法特别简单:把石膏和知母先用凉水浸泡半小时,砂锅煮开后转小火炖20分钟,最后下粳米再煮5分钟,晾到温热时当水喝,喝完整个人像被山泉水冲过一样舒爽,去年装修工人在我家外墙作业时中暑,喝了这个汤不到半小时就缓过来了。

这里有个关键点要注意:石膏一定要选"生石膏",药店通常叫"熟石膏"的是煅过的,效果差远了,就像炒菜得用新鲜食材,药材也是这个道理。

【第二招:随身带个"急救包",三味茶随时防暑】 平时出门可以备个自制防暑茶包,这三味最管用:

  1. 薄荷叶3克(提神醒脑)
  2. 荷叶6克(清热解暑)
  3. 甘草片3克(调和药性)

抓一把装进茶包袋,开水冲泡当凉茶喝,我试过几次,在工地盯工时带着喝,连着几天都没出现头晕心慌的情况,特别是甘草的味道很柔和,能把薄荷的辛凉和荷叶的青涩都压住,小孩也能接受这个味道。

要是觉得每天现抓麻烦,可以周末一次抓好7天的量,分成小包冻在冰箱里,夏天从冰箱拿出来直接泡,比冰镇饮料健康多了。

【第三招:祖传香囊配方,闻着就能防中暑】 老一辈传下来的香囊方子特别实用,装这几个就行: • 丁香15克 • 苍术15克 • 细辛10克 • 白芷15克

把这些药材磨成粉,装在绣花布袋里随身戴着,我在菜市场试过,挂着香囊站在太阳底下挑西瓜,确实感觉没那么燥热,尤其是细辛的味道特别提神,闻着就清醒三分,不过孕妇和哮喘病人要慎用,毕竟香味太浓可能刺激呼吸道。

上个月我去建筑工地做防暑知识讲座,工友们都说这香囊比风油精管用,有个大哥把香囊挂在安全帽檐下,说既能驱蚊又能提神,一下午都没打瞌睡。

【中暑后的紧急处理,这些误区要避开】 发现有人中暑千万别慌,记住三步急救法:

  1. 立即移到阴凉处
  2. 解开衣扣散热
  3. 喂服淡盐水或藿香正气水

特别注意别急着大量喝凉水!去年我们村有个小伙干活中暑,工友直接灌了两瓶冰可乐,结果当场胃痉挛疼得打滚,正确做法是少量多次喝温水,等身体恢复些再补充电解质。

还有人喜欢刮痧治中暑,其实这要看体质,气血虚弱的人硬刮反而伤正气,建议改捏脊手法更安全,具体操作是从颈后一直捏到尾椎,反复七遍,能缓解肌肉紧张。

【预防才是硬道理,做好这几点安心度夏】

  1. 出门避双峰:早上10点前和下午4点后活动
  2. 饮食加两宝:冬瓜薏米汤+苦瓜鸡蛋饼
  3. 午睡养心神:哪怕20分钟闭目养神也好
  4. 鞋袜要透气:推荐苎麻材质的手工布鞋

最后提醒大家,中药方子虽好,但出现重症中暑(高烧昏迷、抽搐)必须立即送医,去年我院收了个装修师傅,家属给他灌了两大碗绿豆汤,结果堵在去醫院路上差点没救回来,这种急症现代医学的补液降温才是最可靠的。

对了,文末福利时间!评论区说出你用过最有效的消暑土方,抽三位朋友送手工艾草捶背棒,记得收藏这篇文章,转发给在外奔波的家人,这个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