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后头风别慌!老中医推荐的中药方,亲测有效!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姐妹们,今天咱们来唠点"产后妈妈"的私房话题,记得我生完娃三个月那会儿,一吹风就头疼得要炸开,太阳穴突突跳得像打鼓,老人们说这是"产后头风",跑医院开了止痛药也不敢多吃,毕竟要喂奶啊!后来还是隔壁退休的老中医支招,喝了半个月中药汤,现在风吹头皮都不带颤的,今儿就把这压箱底的方子分享给需要的姐妹,都是实打实的干货!

【先搞懂啥是产后头风】 很多新手妈妈都遇到过这种糟心事:明明产前身体倍儿棒,生完孩子后稍微吹点风就头疼欲裂,有时候连空调房都不敢进,其实这就是中医说的"产后头风",主要因为生产时耗气失血太多,脑袋上的阳气就像漏气的气球,挡不住外邪入侵,特别是月子里没捂好,或者本身体质偏寒的宝妈,更容易中招。

我表姐就是典型例子,去年冬天生的娃,月子期间偷偷洗了次头(千万别学!),结果现在一年到头都得戴帽子,她去看西医查不出毛病,老中医把脉后直摇头:"这是月子病落下的病根,得慢慢养",所以姐妹们千万重视,别拖成陈年老毛病。

【对症才能下药,先分清楚类型】 老中医教我个诀窍:拿张纸巾擦额头,如果擦完马上冒细密汗珠,多半是气虚型;要是摸起来冰凉还起鸡皮疙瘩,可能就是风寒型,我当初是混合着血虚,大夫给开了经典方子——川芎茶调散加减,现在把这个万能模板分享给大家:

基础方: 当归15g(补血圣手) 黄芪30g(补气扛把子) 川芎10g(专门治头痛的狠角色) 白芍12g(柔肝止痛小能手) 防风10g(把守头脸防风大使) 甘草6g(调和诸药老好人)

加减法门道可大了: ▶️ 怕冷星人加桂枝10g、生姜5片(驱寒暖身) ▶️ 头晕眼花加天麻15g、枸杞10g(滋阴明目) ▶️ 脖子僵疼加葛根15g、羌活8g(松筋活络) ▶️ 奶水不足加通草6g、路路通10g(下奶不堵)

【熬药喝药的小讲究】 我刚开始也踩过坑,直接拿不锈钢锅煮,结果药汤发涩还反胃,后来改用砂锅+陶瓷碗,头煎大火煮沸转小火咕嘟20分钟,二煎加水再煮15分钟,混合两次药汁分早晚喝,这里划重点:一定要趁热喝!凉了不仅效果打折,还伤脾胃。

有次我偷懒用微波炉加热,被我妈骂得狗血淋头——微波过的中药性味全变,等于白喝!实在没条件至少用热水隔碗温热,喝完药别急着躺平,屋里走动10分钟帮助吸收,这点汗发出去比闷着强。

【忌口比吃药还重要】 老话"产前忌凉,产后忌风"真不是吓唬人,我那阵子严格做到: ✔️ 拒绝一切冰镇饮料水果(连酸奶都要放常温) ✔️ 洗头必须中午阳气最足时,洗完立马吹干扎马尾 ✔️ 空调风口永远避开床头,温度不低于26度 ✔️ 出门必戴月子帽,后脖颈贴块麝香膏药(医生说的)

有次嘴馋偷吃冰淇淋,当晚头痛发作差点撞墙!血泪教训告诉姐妹们,想断根至少要忌口3个月,忍过去就是晴天。

【真实案例比广告靠谱】 我闺蜜小林去年中伏生的娃,月子里贪凉睡竹席,结果满月后得了"见风头痛"的毛病,按我这个方子喝了两周,现在敢在阳台晾衣服了,她说秘诀在两处:一是当归要买甘肃岷县的,药效比别处强三倍;二是防风必须选伞头带须的,药房师傅都说她是半个行家。

还有个双胞胎妈妈群认识的大姐,产后三年头疼都没好,按我的方法每天泡脚时加艾叶、生姜,泡完按摩涌泉穴,配合喝药,居然把老毛病给揪出来了,所以说只要坚持调理,真没有治不好的月子病。

【特别提醒】 每个宝妈体质不一样,文中提到的药方只是参考模板!就像买衣服得试码,中药必须找专业医师把脉调整剂量,有些姐妹脾胃虚的,黄芪量大了会便秘;阴虚火旺的,当归吃多了上火长痘,我自己就因为奶水不足,医生给加了王不留行,结果宝宝拉肚子,后来才知道是过量了......

最后唠叨一句:产后恢复是场马拉松,急不得躁不得,喝药的同时记得每天梳头100下疏通经络,太阳穴抹点薄荷精油,保持心情舒畅,愿天下妈妈都能无痛无病,这才是当妈的最大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