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,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停不下来?明明累得眼皮打架,心脏却突突跳得厉害?这种"想睡睡不着"的痛苦,现代人再熟悉不过了,与其吃褪黑素吃到免疫,不如试试老祖宗留下的除烦助眠秘方,今天就给大家盘点5种能让身心都"冷静"下来的中药材,都是药食同源的好物,关键还不会像安眠药那样让人昏昏沉沉!
酸枣仁:专治"睁眼到天亮"
要说助眠界的扛把子,酸枣仁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,这种小小的棕色种子,可是中医安神的"王牌选手"。《本草纲目》里就记载它"主治烦心不得眠",特别适合那种明明很累却莫名亢奋的失眠,记得同事小王连着熬夜做标书,神经绷得像琴弦,每天拿酸枣仁泡水喝,不出一周就说能沾床秒睡了。
用法也简单:炒过的酸枣仁15克捣碎,睡前煮水代茶饮,要是嫌麻烦,药店买的酸枣仁粉装胶囊吞服也行,不过要注意,这东西性质平和但见效慢,得连着吃上三五天才能感觉到变化,孕妇和拉肚子的人要绕道走,毕竟人家主职是安神不是治腹泻。
百合:焦虑型失眠的救星
晚上躺在床上疯狂"脑内小剧场"的朋友注意了!百合可是对付心烦意乱的利器,它能清心火、养肺阴,对那些因为工作压力大、思虑过度导致的虚烦失眠特别管用,我闺蜜备孕期间焦虑得整宿睡不着,天天炖银耳百合羹当夜宵,两周不到就说能安稳睡满6小时了。
新鲜百合最好,干品也行,煮粥时放一把,或者蒸饭时铺在米上,重点要记着:百合芯一定要去掉,那玩意儿苦寒伤胃,咱们只要白白胖胖的瓣儿,不过体质虚寒、手脚冰凉的朋友悠着点,这玩意儿性微寒,别跟冰镇西瓜似的猛吃。
茯苓:多梦易醒者的定海神针
是不是经常感觉刚睡着就做梦,某个场景反复出现?又或者半夜突然惊醒,心脏砰砰跳?这种情况多半是心脾两虚,这时候就得请出"除湿安神"的茯苓了,它就像身体里的烘干机,能把湿气烘走,让心神归位。
最经典的吃法是打成粉做茯苓饼,不过懒人可以直接煮粥,记住要敲碎成小块再煮,不然容易粘锅底,上班族更绝的是拿茯苓粉掺在豆浆里喝,既能祛湿又不耽误上班,但注意阴虚火旺、口干舌燥的人少碰,免得越喝越燥。
合欢皮:情绪性失眠的解压阀
最近是不是总因为一点小事就炸毛?工作压力大到忍不住摔手机?这种肝郁化火导致的失眠,就得靠合欢皮来疏解,它不像安眠药那样强制关机,而是像给情绪做了个SPA,让你带着微笑入睡。
抓一把合欢皮(大约10克)煮水,加点蜂蜜调味,晚饭后当茶喝,新鲜的嫩叶还能凉拌吃,不过药店卖的多是晒干的树皮,提醒一句,这货有收缩子宫的作用,准妈妈们千万别碰,普通人喝多了可能会有点拉肚子。
夜交藤:熬夜党的急救仙草
知道为什么叫"夜交藤"吗?因为这玩意儿白天蜷缩成团,傍晚才开始伸展藤蔓,简直就是为夜猫子量身定制的生物钟调节器!它能引阳入阴,特别适合那些主动熬夜刷手机、追剧到凌晨的人。
用法超简单:30克夜交藤加水煮沸,小火煎20分钟,睡前半小时喝掉,熬过夜的都知道,第二天那种头重脚轻的感觉吧?这时候煮点夜交藤水,配合泡脚发汗,比咖啡续命健康多了,不过体寒怕冷的朋友注意,这货偏凉性,最好搭配生姜一起煮。
最后唠叨一句:这些中药虽然温和,但也不是吃了就能立竿见影,想要好睡眠,还得配合规律作息,睡前别玩手机,适当运动出汗,要是长期失眠严重到影响生活,千万别硬扛,该看医生还得去看,毕竟咱们的目标是睡香觉,不是当神农尝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