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指毛桃煲汤、鸡骨草护肝!广东人私藏的5种药食同源宝藏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"妈,今天煲的汤里怎么有股椰子香?"小时候总被家里飘出的汤香勾得直流口水,后来才知道那是五指毛桃在砂锅里翻腾的香气,在广东这片湿热交融的土地上,老辈人早就摸索出一套"药食同源"的生存智慧——那些藏在街市角落、凉茶铺后的中药材,既是治病良方,更是舌尖上的养生密码。

【五指毛桃:岭南人的"祛湿神器"】 第一次见五指毛桃总以为是某种热带水果,直到看见中药铺里晒干的树根,这种带着淡淡椰奶香的药材,可是广东汤谱里的常驻嘉宾,每到回南天墙壁冒水珠时,老妈总会抓一把五指毛桃配排骨,说"祛湿气比抽湿机还管用",其实它学名叫粗叶榕,那些像毛桃的根部切片后,既能消水肿又能健脾胃,最适合久坐办公室的"湿气重"人群,不过阴虚火旺的朋友要少喝,别怪我没提醒。

【鸡骨草:熬夜族的肝脏守护者】 在广州打工那年,同事阿强天天凌晨三点改PPT,有次要他分享"续命秘诀",结果掏出一包黑褐色豆子,这就是传说中能解酒护肝的鸡骨草,广东人消熬夜火气就靠它,记得第一次喝鸡骨草猪横脷汤时,被那股草药混合猪杂的奇特味道惊到,但喝完第二天喉咙真的不痛了,不过新鲜鸡骨草要挑籽粒饱满的,晒干的煮水当凉茶也不错,就是喝完可能会"尿频",开会记得少喝点。

【岗梅:广式凉茶里的"灭火队长"】 每次路过老字号凉茶铺,总能看到玻璃罐里泡着暗红色的岗梅,这种长在山野坡地的灌木,可是清热解毒的高手,去年感冒喉咙痛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岗梅,说是能"把肺里的火气往下引",现在年轻人喜欢拿岗梅煮酸梅汤,加冰糖冷藏后特别解暑,不过体寒的女生建议加点生姜中和,别学我闺蜜喝到手脚冰凉。

【火炭母:拉肚子时的"肠道清洁工"】 在潮汕地区吃海鲜大餐,老板总会端上壶凉茶,里面就浮着几片黑褐色的火炭母,这名字听着吓人,其实是田间常见的野草,对付腹泻有奇效,记得上次团建吃自助海鲜,同事小王半夜跑厕所,次日他奶奶送来火炭母煮米汤,说"比黄连素还管用",不过这货性寒,煮的时候要加两片姜,喝完肚子咕噜叫别慌,那是它在给你的肠胃做大扫除。

【布渣叶:大鱼大肉后的"消化救星"】 广东人吃完白切鸡、烧腊拼盘,总爱摘片树叶嚼嚼,这就是布渣叶,消食导滞的本事连健胃消食片都服气,我家楼下卖番薯粥的阿婆,每碗都会撒几片烤过的布渣叶,她说"叶子焦香能醒脾",现在年轻人喜欢用布渣叶泡茶,特别是吃撑了火锅烧烤后,那股淡淡的薄荷混着木香,确实能让打嗝都带着清新感,不过孕妇要慎用,毕竟人家正在"建设银行"呢。

这些藏在岭南山水间的本草精灵,早已融入广东人的烟火日常,下次去菜市场,不妨在药材档前多停留片刻,那些看似普通的根茎叶花,都是祖辈传下的养生锦囊,不过要记住,再好的中药也不能当饭吃,就像我们常说的"药膳虽好,不及日行八千步",这个周末,不如用五指毛桃炖个玉米汤,让氤氲的热气里飘着岭南春天的味道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