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材批发这门生意到底好不好做?从业者亲述5大真相

一归堂 2025-04-29 科普健康 1614 0
A⁺AA⁻

"老张,听说你做中药材批发三年提了辆X5?""别提了,上个月刚被工商局查了三吨货..."最近总有人问我中药材批发到底赚不赚钱,作为在亳州药材市场摸爬滚打五年的二道贩子,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跟大伙唠唠实话。

表面风光的暴利行业?别被均价骗了 新手总以为中药材是暴利行业,毕竟电视里白胡子老爷子卖人参都是论克计价,但真进市场才发现,80%的常规药材都是白菜价,就拿最常见的黄芪来说,前年统货才18块一斤,去掉运费、损耗、仓储,每斤净利润不到3块钱,去年碰上好行情涨到28,结果今年新货上市又砸回22,这过山车坐得人直冒冷汗。

真正赚钱的永远是小众品种,去年有个浙江客商囤了30吨水蛭,结果遇上药厂集体改配方,最后只能烂在冷库里,我们这种中小批发商,主要就靠"走量+信息差"吃饭,像金银花、麦冬这种大众货,一个月走个20吨才算及格线。

你以为的蓝海市场其实是红海厮杀 现在中药材市场早就不是十年前的样子,亳州、安国、玉林三大市场加起来,光商户就超过2万家,我认识个做川芎的老板,每天凌晨三点就守在电子大屏前抢行情,0.1元的波动都盯着,更别提现在年轻人都学会用抖音直播卖药材,云南有个00后主播靠卖三七,单场就能出5000斤。

电商冲击更狠,阿里药房、京东健康这些平台直接对接产地,我们这种中间商的利润越压越薄,上个月有个客户拿着手机跟我说:"你看人家网店才卖85,你报92是不是太黑了?"最后这单硬是少赚了2000块。

看不见的坑比药材更毒 水深得很!前年收了个"老客户"的款,结果转手发现是PS的转账截图,后来去派出所报案,警察说这种案子多了去,很多连人都找不到,更吓人的是药检,去年有批延胡索农残超标,直接罚了6万块,那可是两个月的房租钱。

仓储才是隐形杀手,前年囤了50吨茯苓,结果梅雨季节渗水发霉,最后当饲料卖了,现在租个带温控的仓库,光押金就要掏空三个月现金流,最要命的是账期,医院和药厂动不动就拖半年货款,去年被某中成药企业欠着80万,差点资金链断裂。

活得久才是本事 见过太多一夜暴富又一夜返贫的,前几年炒酸枣仁,价格从80炒到800,结果第二年产能井喷,多少人血本无归,现在聪明人都学着"蚂蚁搬家",每次只吃2-3吨的货,快进快出。

真正赚钱的都是"老油条",我认识的王姐专做冷背药材,什么辛夷花、急性子这种,虽然量不大但竞争少,她现在微信里有2000多个中医馆采购,根本不用跑市场,还有做进口药材的李总,疫情期间搞来越南莪术,转手就翻三倍。

新人怎么活?记住这几条保命符

  1. 千万别碰贵重细料:人参、虫草这些水太深,新手进去就是韭菜
  2. 死磕3-5个主打品种:把金银花、丹参这些常规货的上下游摸透
  3. 现金为王:超过15天账期的订单要慎接
  4. 留足救命钱:至少备着6个月房租+人工的流动资金
  5. 跟紧政策风向:药典标准每年在变,去年菟丝子重金属超标就坑了一批人

说到底,中药材批发就像中药铺里的甘草——看着普通却是百方根基,能在这行混明白的,要么是熬死同行的"千年乌龟",要么是嗅觉灵敏的"情报贩子",最近总看见年轻人往市场里扎,劝各位一句:别光看别人换车买房,多想想自己能不能扛过三个药材周期,这行啊,永远都是外行觉得暴利,内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