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感觉身体像漏气的气球?白天犯困晚上失眠,明明没干啥却累得腰酸腿软,老祖宗留下的滋阴助阳中药倒是不少人跃跃欲试,但你可别学我闺蜜,把六味地黄丸当糖豆吃,结果上火长痘还头晕!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些中药到底该怎么用才靠谱。
阴阳平衡就像跷跷板 中医说的"阴虚""阳虚"不是简单的缺水缺火,想象下身体的阴阳就像跷跷板,这边沉下去那边翘起来,阴虚的人容易五心烦热、口干舌燥,阳虚的则怕冷手脚冰凉,但更多人其实是"阴阳两虚",这时候要是瞎补,就好比给跷跷板两边同时加重量,反而更难平衡。
厨房里的中药宝藏
-
枸杞+红枣:这对CP堪称入门级养生组合,枸杞滋阴明目,红枣补气养血,每天抓一小把泡水喝,特别适合长期看手机的上班族,但注意感冒发烧时别喝,不然热气散不出去更难受。
-
山药+茯苓:湿气重的人最适合,山药健脾滋阴,茯苓利水渗湿,煮粥时各放20克,连吃一周会发现上厕所顺畅多了,不过舌苔厚腻的痰湿体质要少吃,免得越补越滞。
-
黄精+黄芪:这是给"虚不受补"人准备的,黄精润肺滋阴,黄芪补气升阳,两者搭配能慢慢把虚弱的体质托起来,建议切片泡茶,头两周少量试试,适应后再正常喝。
药店常客的正确打开方式 说到中成药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六味地黄丸,但你知道吗?这个经典方子主要针对肾阴虚,如果是怕冷尿频的肾阳虚吃了,相当于给寒炉浇冷水,现在市面上还有知柏地黄丸、麦味地黄丸等衍生方,区别都在于侧重不同的"虚症"。
女同胞们最爱的阿胶糕,其实更适合血虚兼阴虚的体质,如果本身消化不好还硬啃阿胶,小心变成"胶水胃",建议配合陈皮、山楂一起服用,既能补血又不碍胃。
避开这些坑才能真养生
-
别当零食吃:再好的中药连续吃一个月也得停两天,给身体消化代谢的时间。
-
熬夜党慎用:晚上11点后还喝滋阴补肾汤,等于给已经超负荷的肾脏加班加点。
-
情绪差先疏肝:整天唉声叹气、胁肋胀痛的人,急着滋阴助阳可能更堵得慌,不如先喝点玫瑰花茶疏通气机。
四季调养有妙招 春天适合用百合+枸杞煮银耳羹,滋润被冬燥损伤的肺阴;夏天用麦冬+石斛泡茶,既能解暑又不伤阳气;秋天推荐杏仁+沙参炖梨,防止秋燥伤津;冬天则是肉苁蓉+杜仲煲汤,温补不燥热。
最后唠叨一句,舌头齿痕明显、大便不成形的先去祛湿,满脸冒油、痘痘不断的先清热,这些基础问题不解决,滋阴助阳可能变成"雪上加霜",实在拿不准自己体质,花20块钱挂个中医科号,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