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十人九胃"这话真不假!现在生活节奏快、压力大,多少人被胃胀、反酸、隐痛折磨得苦不堪言?西药见效快但伤胃,中成药又总感觉差点意思,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里,藏着不少养胃治胃的宝贝,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几位"胃病克星",都是经过千年验证的靠谱选手!
健脾养胃界的扛把子——白术 这味药堪称脾胃的"贴身保镖",尤其适合那些吃饭不香、身体虚胖、大便不成形的朋友,白术最擅长的就是帮脾胃运化水湿,就像给肠胃加了台烘干机,熬粥时放5克白术片,连喝一周,你会发现肚子没那么胀了,上厕所也痛快多了,不过要注意,舌苔黄腻的湿热体质要慎用。
胃阴不足就找它——石斛 经常口干舌燥、胃酸过多的朋友注意了!石斛可是滋养胃阴的高手,记得去年邻居王叔总说烧心,喝了两个月石斛麦冬茶,现在天天在小区遛弯都哼着小曲,用法也简单:石斛3克加麦冬5克泡水,喝完嗓子眼都带着甜丝丝的滋润感,但别贪杯,每天不超过500ml,不然容易拉肚子。
止疼高手两面针 老胃病发作时那种绞着疼的滋味,试过的人都懂,这时候就得请出两面针这位"止痛侠"了,它能快速缓解胃脘疼痛,特别是受凉后引发的痉挛性疼痛,取5克两面针煮水,趁热小口啜饮,十分钟就能感觉到温暖从胃里蔓延开来,不过这药偏温,胃火旺的朋友要搭配蒲公英一起用。
消食化积看山楂 吃饱了撑着难受?别急着吃健胃消食片!炒过的山楂才是天然的消食丹,尤其是吃肉吃多了导致的腹胀,用焦山楂10克煮水,那效果比酸奶还管用,记得要选表皮有皱纹的成熟山楂,煮的时候加颗陈皮,酸酸甜甜特别开胃,但胃酸过多的人可别空腹喝,免得雪上加霜。
调和诸药有甘草 别看甘草平平无奇,它可是护胃队的"和事佬",无论是配伍其他药材,还是单独泡水喝,都能给胃黏膜穿上一层保护衣,特别是喝酒应酬前,喝杯甘草蜂蜜水,能减少酒精对胃的刺激,不过长期过量服用会导致血压升高,建议连续喝不超过三天。
寒热皆宜的茯苓 不管你是胃寒还是胃热,茯苓都能处成好朋友,它就像脾胃的智能调节器,湿气重时帮你祛湿,气虚时给你补气,最简单的方法是打成粉,每天早晚冲一勺,坚持一个月,你会惊喜地发现早上不再嘴苦,睡觉也不流口水了,但肾虚多尿的人要少吃,毕竟利水太猛会加重症状。
理气神器陈皮 胀气打嗝不停?那是胃肠里的气机乱套了!这时候就要请出陈皮这位"空气调度员",橘子皮晒干存三年以上才算合格,煮水时加两片,那股子辛香能把憋在胸口的闷气全散开,要是配上普洱茶做成陈皮普洱,既能消食解腻,又能暖胃驱寒,特别适合饭后半小时来一杯。
止呕圣手生姜 晕车呕吐、怀孕晨吐、喝酒恶心...这些让我想吐的场景,都被一片生姜搞定过,特别是胃寒引起的呕吐,切几片姜煮可乐,趁热喝下去,那股子辣劲儿直冲天灵盖,吐意立马消大半,但如果是胃热呕吐,就要改用甘蔗汁兑姜片,冷热平衡才有效。
杀菌消炎蒲公英 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朋友注意了!蒲公英可是天然的抗生素,采些刚开花的蒲公英,洗净晾干泡茶,每天喝两杯,坚持半个月,口气都会清新很多,不过这货性寒,最好搭配红枣或枸杞中和,不然喝多了肚子会抗议。
芳香化湿藿香 梅雨季节胃口差?暑湿天气犯恶心?这时候该藿香出场了,新鲜的藿香叶搓碎敷在肚脐上,或者煮水洗澡,那股清凉的香气能瞬间赶走黏糊糊的暑湿,要是配上佩兰做成香囊随身带,还能预防晕车晕船,比药店买的晕车贴好用多了。
最后叨叨一句: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这些宝贝虽好,但别自己瞎搭着吃,就像炒菜要讲究食材搭配,治胃也要分寒热虚实,建议大家先找中医师把脉,搞清楚自己是哪种体质再对症下药,平时饮食上记住"三分饥七分饱",少碰冰饮冷饭,这才是护胃的根本之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