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溃疡到底是咋回事?
胃黏膜像一层保护盾,正常时候能扛住胃酸和食物的摩擦,但要是长期压力大、喝酒抽烟、吃辛辣刺激,或者感染了幽门螺杆菌,这层盾牌就会破洞,形成溃疡,西医喜欢用抑酸药、抗生素,但很多人转头扎进中药堆里,图的就是"养胃不留根"。
中药治胃溃疡,到底强在哪?
- 修复+养护双管齐下:比如黄芪补气托毒,白芍柔肝止痛,既能促进溃疡愈合,还能调理脾胃虚弱的体质。
- 副作用相对小:比起长期吃抑酸药担心骨质疏松,中药更注重整体平衡。
- 辨证施治更精准:同样是胃溃疡,有人是寒湿型(肚子冷痛、吐清水),有人是郁热型(烧心、口干),药方完全不同。
这些中药,胃溃疡人必备!
以下是经典用药,但具体搭配需遵医嘱,切勿自行抓药!
黄芪:胃黏膜的"修复工"
- 作用:补气升阳,托毒生肌,适合胃溃疡反复发作、乏力体虚的人。
- 用法:
- 每天15-30克,煎汤喝(大火煮开转小火炖20分钟)。
- 可搭配当归、白芍组成"黄芪建中汤",增强修复力。
- 注意:舌苔黄腻、容易上火的人少用,以免越补越燥。
白术:脾胃的"干燥剂"
- 作用:健脾祛湿,对付腹胀、消化不良。
- 用法:
- 10-15克煎服,或打粉冲水(早晚各一次)。
- 搭配茯苓、甘草,组成"四君子汤"基础方。
- 注意:便秘者慎用,可能加重干燥。
海螵蛸(乌贼骨):胃酸的"中和剂"
- 作用:直接中和胃酸,快速缓解疼痛,类似西药的碳酸钙。
- 用法:
- 研末吞服,每次3-6克,一日2次(温水送服)。
- 也可与浙贝母配成"乌贝散",治胃酸过多。
- 注意:长期单用可能便秘,需搭配润肠药。
白芍:痉挛胃的"安抚剂"
- 作用:柔肝缓急止痛,对饭后胀痛、两胁隐痛效果显著。
- 用法:
- 10-15克煎服,或泡水代茶饮。
- 经典方"芍药甘草汤"(白芍+炙甘草)可解痉止痛。
- 注意:腹泻者少用,可能加重便溏。
甘草:胃药里的"和事佬"
- 作用:调和诸药,缓解胃部痉挛,促进黏液分泌。
- 用法:
- 3-6克煎服,或切片含服。
- 常与黄连、干姜配伍(如"半夏泻心汤")。
- 注意:久用可能升高血压,高血压患者慎用。
中药怎么吃?记住这5个关键点!
-
煎药方法:
- 一般药材冷水浸泡30分钟,水面高出药材2厘米。
- 先用大火煮沸,转小火慢炖20-30分钟,倒出药汁后再加水煎第二遍(两次混合饮用)。
- 特殊药材(如海螵蛸粉末)需冲服,避免煎煮失效。
-
服用时间:
- 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,减少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。
- 睡前加服一次,应对夜间胃酸分泌高峰。
-
剂量原则:
- 初期量稍大(如黄芪30克),症状缓解后减量(15克)。
- 儿童、老人剂量减半,孕妇需避开活血类药材(如三七)。
-
疗程规划:
- 中药见效慢,至少坚持1个月,严重者需3个月以上。
- 每两周复诊调方,避免"一方到底"伤身。
-
忌口清单:
- 忌辛辣(辣椒、大蒜)、生冷(冰饮、凉菜)、油腻(油炸食品)。
- 少吃粗纤维食物(竹笋、芹菜),减轻胃负担。
- 戒烟戒酒,咖啡浓茶也要暂时告别。
小心这些"雷区"!
- 盲目跟风偏方:网上流传的"土豆蜂蜜膏""花生衣治胃病",可能因人而异,溃疡急性期乱试可能加重病情。
- 过量用止痛药:比如川楝子、延胡索,长期吃可能伤肝肾。
- 忽视幽门螺杆菌:如果是细菌感染型溃疡,需配合西药杀菌,单靠中药难根治。
生活调理,比吃药更重要!
- 吃饭七分饱: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