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老中医念叨"阳气不足百病生",这话让我想起去年在同仁堂偶遇的参阳酒,当时看着玻璃罐里泡着人参、鹿茸的琥珀色液体,闻着浓郁的药香,柜台大姐神秘地说这酒可是照着宫廷秘方配的,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两瓶,没想到喝出了不少门道。
要说这参阳酒的讲究,光是配方就够写本书,东北老山参打底,配上梅花鹿茸片、宁夏枸杞子、熟地黄这些听着就贵气的药材,老药工说这配比是祖辈传下来的,多一两少一钱都不成,泡酒用的基酒更讲究,非得是52度以上的纯粮白酒,说是低了泡不出药性,高了又太烈伤身。
泡好的参阳酒看着就让人喜欢,琥珀色的酒体泛着金边,晃动时药材在酒中沉沉浮浮,抿一口先是淡淡的甘苦,接着人参的回甘就涌上来,咽下去喉咙到胃都暖暖的,我们办公室几个"久坐族"组团喝了一段时间,最明显的变化是爬楼梯不喘了,手脚冰凉的毛病也大有改善。
不过这酒可不是谁都适合喝,有次看诊碰上隔壁王叔,高血压几十年了也想来跟风,老中医赶紧拦住,说这酒温补得像小火炉,血压高的、上火厉害的、孕妇都得躲远点,倒是那些天天熬夜加班的程序员、空调房里坐月子的产妇、五十岁后腰腿发凉的老哥,喝这个特别对症。
泡参阳酒的器皿也有讲究,前阵子我妈翻出爷爷留下的青花瓷坛,说是用这种粗陶瓮泡药酒最正宗,把药材分层铺好,倒酒时要留出两寸空间,让药材在酒里慢慢"呼吸",头三个月每天晃悠晃悠坛子,让药材均匀浸泡,等到冬至那天启封,才是这酒最有灵气的时候。
现在市面上参阳酒价格从几十到上千都有,我问过做药材生意的表舅,他说真正按古法炮制的,成本就在五百往上,那些太便宜的要么是边角料拼凑,要么泡的时间不够,建议大家买的时候认准"GMP认证"和"国药准字",别贪便宜买三无产品。
喝参阳酒也有最佳时辰,老中医教我早上7-9点胃经当令时喝最好,这时候人体阳气上升,药酒的温补效果能事半功倍,每次不超过30毫升,就像品红酒一样小口慢酌,要是晚上喝得太晚,容易兴奋得睡不着觉。
最近发现个新喝法——用参阳酒炖汤,上周家里炖土鸡,往砂锅里倒了两勺参阳酒,那香味瞬间就不一样了,炖出来的汤金黄透亮,鸡肉吸饱了药酒的香气,连挑食的小孩都多喝了一碗,不过这种吃法得控制量,毕竟酒变热汤更容易上头。
存酒也是个技术活,见过有人把参阳酒放冰箱冷藏,结果没两个月药材就变质了,正确做法是放在阴凉通风处,避光保存,要是一次泡得多,可以分装在小瓶里,喝一瓶开一瓶,开封后的酒最好在半年内喝完,不然药效会慢慢挥发。
说到底,参阳酒不是"神仙水",而是需要细水长流的养生伙伴,我邻居张叔喝了三年,现在六十岁的人还能早起打太极,关键是要选对药材、泡足时辰、适量饮用,就像老话说的:"三分药七分养",这酒啊,得配上好作息、好心态才能真见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