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熬出来是麻的?别慌,可能是这些原因在作怪!

一归堂 2025-04-30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老张家炖中药总出幺蛾子,上周他媳妇熬完药端着碗直皱眉:"这药怎么喝着舌头发麻?"今天他闺女煲的四物汤又惹得全家人嘴唇发麻,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医圈挺常见,今天就跟大伙唠唠中药熬出来发麻的那些门道。

药材自带"麻筋"属性 有些药材天生就带着让人舌尖发麻的脾气,像川芎这味"血中气药",切片晒干后表面浮着的结晶,就是有名的"川芎嗪",去年我陪邻居王婶去抓药,老中医特意叮嘱:"川芎下锅前先用酒润半小时",原来这药材里的生物碱遇到高温酒精会老实不少,要不熬出的汤药准能麻得人直哆嗦。

火候没拿捏好就像拆炸弹 上个月楼下刘姐图省事,把附子直接扔砂锅里煮,结果半小时后整屋都飘着怪味,药汤喝着又苦又麻,后来才知道附子含有乌头碱,这玩意儿得先煎两小时解毒,现在她家熬药都严格计时,附子先滚水煎够时辰,再加其他药材,果然再没出现过嘴麻的情况。

配伍不当容易"麻上加麻" 前阵子我妈腰疼,我自己配了身痛逐瘀汤,想着甘草能调和诸药,手一抖加了两大片,结果药汤入口就像喝了杯浓咖啡加薄荷,麻得头皮发紧,后来请教药房老师傅才明白,甘草量大会加重麻舌感,特别是配上细辛、白芷这些含挥发油的药材,简直就是"麻力加倍"。

煎药器具也有讲究 记得刚学熬药那会儿,我用铁锅煮过当归补血汤,喝的时候总感觉药汁带着股金属腥味,舌头麻得特别明显,后来换成陶土药罐才知道,铁器会和药材里的鞣酸起反应,不仅影响药效,还会放大麻涩感,现在我家专门备着粗陶药壶,熬出的汤药明显顺口多了。

特殊体质更敏感 同事小陈是出了名的"药精雷达",我们喝着正常的药汤,他总能尝出不对劲,有次试药方,同样的四逆散,别人喝着微苦回甘,到他嘴里就成了"麻辣火锅汤",中医说他属于特禀体质,对草药里的细微成分特别敏感,这种体质熬药时确实需要更讲究配比。

储存不当也会惹麻烦 上月收拾药箱发现去年剩的半夏,表面已经泛黄长毛,想着扔了可惜,焯水后还是用了,结果药汤喝着发麻还带酸馊味,吓得赶紧全倒掉,后来才知道变质药材会产生有害物质,不仅药效打折,还可能刺激神经导致麻木。

解救妙招别错过 要是不小心熬出麻嘴的药汤,可以试试这些土法子:含块冰糖压麻感,嚼几粒花生米解麻,或者喝口温热的小米粥,上次我爸喝麻了,我给他冲了杯蜂蜜水,果然缓解不少,不过最根本的还是要找准发麻原因,该调整火候就调火候,该换药材就换药材。

说到底,中药熬出麻味多数是正常现象,但要是麻得反常或者伴有恶心头晕,可得赶紧找大夫看看,就像老中医常说的:"药有三分毒,关键在火候",咱们自己在家熬药,多留心药材特性,掌握好煎煮窍门,才能让良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