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哎,说起玉米,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烧烤摊上的香饽饽、煲汤里的甜滋味,可您知道吗?这浑身是宝的玉米,早在《本草纲目》里就被李时珍划重点了!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,中药铺子里的玉米到底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?"
【玉米须:被扔掉的黄金药材】 每次煮玉米总要把须须扯干净?那可亏大了!老中医眼里,这金灿灿的玉米须可是"龙须"级别的宝贝,记得去年隔壁王婶水肿住院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晒干的玉米须,这不起眼的东西煮水喝,居然能利水消肿,连她多年反复的脚气都跟着好了。
药理研究发现,玉米须含黄酮类、多糖等活性成分,就像天然的利尿剂,我试着用它煮水给熬夜浮肿的闺蜜喝,三天就见效,不过要记住,新鲜玉米须得阴干不能用烘干机,煮的时候配3片生姜效果更佳。
【玉米芯:脾胃调理师】 上次去中药材市场,发现玉米棒子芯居然标价卖!老板说这叫"玉蜀黍芯",专治消化不良,想起小时候奶奶总用玉米芯炖排骨,说能"刮油水",现在才明白,这白色芯芯含有膳食纤维和植酸,能像小刷子一样清理肠道。
推荐个实用偏方:玉米芯50克+炒山楂10克,煮水代茶饮,特别适合过年吃撑了胃胀的人,我试过效果比健胃消食片还温和,不过要注意,玉米芯要选当年新收的,陈年的会发苦。
【玉米胚:隐藏的补血高手】 最让人意外的是玉米尖尖上的胚芽!这粒"金疙瘩"富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,在中药里是补血养颜的妙药,我表姐产后气血不足,老中医让她每天嚼10颗烤玉米胚,比阿胶糕管用还不上火。
但要注意,玉米胚容易变质,最好现剥现吃,可以像嗑瓜子一样当零食,或者撒在沙拉里,不过血脂高的朋友要少吃,每天不超过15克。
【玉米粥:千年养生秘方】 李时珍记载的"玉蓉粥"就是玉米面熬的,现在超市卖的玉米糁其实大有来头,脾胃虚弱的人早上喝碗玉米粥,比小米粥还养人,我爷爷坚持喝了二十年,现在80岁还能啃不动苹果。
煮玉米粥有讲究:先用凉水浸泡2小时,文火慢熬到"米开花",最后淋蛋花前撒把枸杞,这碗金玉满堂的粥,既能补气血又能健脾胃,特别适合三伏天没胃口的时候喝。
【现代研究新发现】 别以为中药都是玄学,现代科研也给玉米盖章认证,中国药科大学研究发现,玉米须提取物能降血糖,玉米胚芽油富含阿魏酸,抗氧化能力堪比蓝莓,就连煮玉米的水,都检测出有助睡眠的芳香烃物质。
不过要提醒各位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玉米性平偏凉,体质虚寒的人要少吃生玉米,建议搭配红枣、姜片中和寒性,就像广东人煲汤爱放胡椒一样。
"从须到芯再到胚,这根玉米真是大自然的馈赠,下次煮玉米别再浪费边角料了,存着玉米须晒干,收集玉米芯,把胚芽当健康零食,记住老祖宗说的'药食同源',寻常食物吃对了,都是养生良方,具体怎么用还是得问大夫,毕竟每人体质不一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