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上了年纪,身体零件就像用了多年的老机器,总爱出点小毛病,痔疮这个难言之隐,在老年朋友中特别常见,很多老人家碍于面子不愿去医院,疼得厉害就抹点药膏应付,其实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药方子,对付痔疮既温和又管用,今天我就给大家唠唠实诚话。
为啥老年人容易"中招"? 咱街坊王奶奶前年总说屁股疼,坐着藤椅织毛衣都皱眉头,去社区医院一查,原来是痔疮闹的,这病在老年人里太常见了,主要有三个原因:
- 肠胃蠕动慢:年纪大了消化差,三天两头便秘,蹲厕所半小时起步,肛门压力山大
- 血管老化:腿上青筋凸起就是信号,盆腔血液循环跟不上,静脉瓣膜撑不住
- 体质虚弱:气血不足坐久了就腰酸腿麻,肛周肌肉没力气托住痔核
中药调理三板斧 (一)内服方子要对症 张大爷以前吃辣就犯病,后来中医师给他开了个经典方: 槐角丸加减版: 槐角20g(凉血止血)+ 地榆15g(收敛疮口)+ 当归10g(补血润肠) 每天早晚两次,用温水送服,注意要饭后喝,连喝两周歇三天,这方子特别适合大便带血、肛门灼热的情况。
(二)外洗药汤有讲究 李婶试过各种药膏,最后迷上了中药坐浴,她常备的配方: 五倍子30g(收涩止痒)+ 朴硝15g(消肿软坚)+ 明矾10g(燥湿敛疮) 煮开后晾到40度左右,每天睡前泡15分钟,记得要用搪瓷盆,金属盆会破坏药性,泡完擦干后涂点凡士林,防止皮肤皲裂。
(三)膏剂敷贴巧应对 急症期肿痛难忍时,可以试试: 如意金黄散调蜂蜜:取3勺药粉加1勺蜂蜜,搅成糊状敷在红肿处 或者用新鲜蒲公英捣碎,拌点鸡蛋清敷上,清热消肿效果特别好
日常养护的小窍门
- 如厕不超5分钟:家里马桶旁放个小板凳,采用"蹲改坐"姿势
- 提肛运动要坚持:早晚各做3组,每组收缩肛门20次,像憋尿那样
- 饮食要粗细搭配:每天半碗燕麦粥,隔天吃次红薯,晨起空腹喝温水
- 花椒水坐浴保健:每周用20粒花椒煮水熏洗,预防复发
避坑指南要记牢 ▶️别乱买网红药膏:含激素的药膏越用越薄,停药就反弹 ▶️慎用寒凉药物:老年人脾胃弱,过服黄连、黄柏容易拉肚子 ▶️见好就收别贪功:症状缓解后要减量,连续服用别超一个月
上个月遇见陈伯,他乐呵呵地说自从用中药坐浴,半年都没再犯过,其实痔疮就像感冒,三分治七分养,关键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要是出现大量便血、痔核脱出收不回去的情况,千万别硬扛,赶紧去正规医院检查,平时多喝养生茶,保持心情舒畅,这才是防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