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祖宗留下的通筋活血中药,这几味帮你打通全身气血!

一归堂 2025-05-01 科普健康 1606 0
A⁺AA⁻

朋友们有没有过这种感觉?明明没磕没碰,但身上总有几处像被绳子捆着似的发紧发酸,尤其是久坐办公室的打工人,脖子僵得像灌了铅,腰背疼得直不起来,这时候老一辈常念叨的"通筋活血"就成了救命稻草,其实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中药里,藏着不少能让气血重新活起来的宝贝,今天就带大家认识几位"身体管道工"。

藏在药柜里的"疏通高手" 要说通筋活血界的明星选手,三七绝对排得上号,这味被金疮药"捧红"的药材,最擅长对付跌打损伤后的淤青肿痛,记得去年我打球崴脚,脚踝肿得像个馒头,老中医开的散瘀方子里就有三七,它就像个拿着小铲子的清洁工,把堵塞在血管里的淤血一点点清理干净,不过要提醒一句,生三七化瘀,熟三七补血,用错了可是要坏事的。

比三七更接地气的当属红花,这名字听着就喜庆的药材,其实是妇科圣手,每次我妈腰疼的老毛病犯了,总会抓一把藏红花泡酒擦腰眼,别看它薄薄几片,却是温经散寒的高手,特别适合那种吹空调受凉后浑身酸痛的情况,有意思的是,真正的藏红花泡水会显出金黄色,要是水变红了那可就买错货了。

筋骨僵硬就找"它们"救场 上了年纪的朋友肯定熟悉伸筋草这个名字,这味长得像枯树枝的药材,简直是给生锈关节抹机油的存在,我爸年轻时干重活落下肩周炎的毛病,现在每天拿伸筋草煮水熏蒸肩膀,说是能感觉到热气顺着毛孔往骨头缝里钻,搭配上艾叶一起煎汤泡脚,效果更绝,泡完脚底板软得像踩在云朵上。

说到通经络,鸡血藤绝对是隐藏大佬,这名字听着有点吓人,其实是豆科植物的藤茎,上次带奶奶体检发现她下肢循环不好,老中医就开了鸡血藤配丹参的方子,喝了一个月,她连说以前走路像拖着沙袋,现在轻快多了,特别推荐女性经期喝鸡血藤红糖水,暖宫的效果比暖宝宝贴还管用。

厨房里的通经小秘方 别以为这些宝贝只能出现在药房,其实它们早就悄悄占领了我们的厨房,最常见的要数生姜红枣茶,但这杯茶有个升级版——加上桂枝,桂枝就像个温柔的交通指挥员,带着辛香钻进四肢末梢,特别适合手脚冰凉的姑娘们,做法也简单:三片鲜姜切丝,五颗红枣剪开,再加5克桂枝,煮出来的茶汤带着微微的甜辣,喝完整个后背都热乎起来。

要是嫌煎药麻烦,可以试试醋泡方,把当归、川芎这些药材按1:1比例配上米醋,密封泡两周,每天饭前喝一勺,这方法还是我从外婆那偷师来的,专治吃饭不香、肚子胀气这种慢性子毛病,不过初次尝试的千万别贪多,一小勺就够了,不然酸得皱眉可别来找我。

现代人的通经新玩法 现在药店里还能找到些现成的"懒人神器",比如艾草膝盖贴,里面加了透骨草和乳香,上班时往裤腿里一粘,空调房里待一整天膝盖都不凉,还有那种泡脚丸,把益母草、丹参这些浓缩成鱼饵大小的药丸,丢进热水里化开,比自己熬中药省事多了。

不过要提醒大家,这些中药虽好可不是零食,像水蛭、土鳖虫这类虫类药,虽然破血能力一流,但得严格遵医嘱,我亲眼见过有人乱吃导致牙龈出血不止,吓得赶紧去医院止血,所以说该看医生的时候千万别自己当郎中,咱们聊的都是辅助调理的小窍门。

保养筋骨要打组合拳 光靠吃药可不够,得给身体搞点"基建工程",每天抽十分钟做"中药广播体操"就挺好:学小猫伸懒腰能拉伸膀胱经,模仿八段锦摇头晃脑能活动颈椎,再加上踮脚尖刺激涌泉穴,这套组合拳打下来,保管你感觉任督二脉都被激活了。

饮食方面也有讲究,多吃黑豆、木耳这些黑色食物,能帮助疏通肾经,炒菜时放点路路通当佐料,炖汤丢几粒王不留行,日积月累也能慢慢改善体质,不过最怕的是一边喝着通经茶,一边熬夜打游戏,这种自欺欺人的操作可骗不了自己的身体。

写到这里突然想起爷爷说的那句话:"人就好比一台机器,年头久了总有零件生锈。"这些通筋活血的中药,就是老祖宗给我们准备的防锈剂,不过再好的润滑油也得定期保养,与其等到疼得受不了才翻药箱,不如现在就起身活动活动筋骨,毕竟最好的通经药,永远是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