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煲汤必备!这几种中药材暖身又养生

一归堂 2025-05-01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一到冬天,我家厨房就飘着浓浓的药膳香,要说煲汤最离不开的,还得是这些中药材,前阵子收拾药箱时,发现妈妈攒了整整一抽屉的宝贝——党参、当归、枸杞...每样都是她精心挑选的"冬季煲汤十宝",今天就带大家看看,这些藏在汤锅里的养生密码。

当归:汤里的"暖宝宝" 上周去菜市场,卖肉的王叔看我买排骨,顺手塞了根当归:"姑娘,冬天炖汤放这个,比穿秋裤还管用!"可不是嘛,这黑褐色的根块可是寒冬里的明星,当归炖鸡是我家的保留节目,加点姜片、红枣,炖出来的汤呈琥珀色,喝一口从喉咙暖到脚底,不过要注意,当归性温,容易上火的朋友记得搭点麦冬平衡。

黄芪:厨房里的"免疫力充电宝" 有次感冒总不好,中医奶奶教我用黄芪煮水喝,现在我家汤锅里总飘着几片黄芪,特别是给老爸炖牛尾汤时,配上胡萝卜、玉米,奶白色的汤看着就滋补,黄芪最适合气虚体寒的人,但舌苔厚腻的湿热体质要少吃,我一般会把黄芪掰成小段,用纱布包着炖,这样喝汤时不会满嘴药渣。

枸杞:明目养颜的"汤中玛瑙" 别以为枸杞只能泡茶!上次去宁夏出差,当地大姐教我用枸杞炖羊肉,只见她抓了一把红彤彤的枸杞撒进砂锅,顿时整个厨房都亮堂起来,不过枸杞容易煮烂,我通常在汤快好时才放,悄悄说个秘诀:买枸杞认准头茬夏果,颗粒饱满的最适合炖汤,那种染色的劣质货泡半小时就现形。

党参:平民版的"补气高手" 上个月闺蜜脸色蜡黄,我给她寄了包党参,这橙黄色的根须看着普通,却是补中益气的好手,我家最爱用党参炖猪肺,加杏仁和蜜枣,炖出来的汤清甜润肺,党参性质平和,适合大多数人,但正在发烧或便秘时就要停一停,记得选表皮有狮子盘头纹的,那是优质党参的标志。

芡实:汤锅里的"健脾能手" 广东邻居阿婆教我一招:炖骨头汤时丢一把芡实,能吸走油脂还不寡淡,这长满小刺的小家伙确实神奇,煮完后胖嘟嘟的像珍珠,咬起来粉糯糯,我家小朋友积食时,我就用芡实搭配山药炖瘦肉,汤里不用放盐也鲜甜,不过芡实收敛性强,消化不好的要少吃。

桂圆:汤中的"暖心小太阳" 每次痛经厉害,我妈就给我煮桂圆红枣茶,后来发现桂圆炖汤更妙,特别是配鸡肉或银耳,记得要去核,否则汤会变苦,有次偷懒直接扔了一把干桂圆进汤锅,结果喝得全家舌头发麻——原来桂圆壳煮久会涩,正确做法是剥壳去核再炖。

陈皮:汤里的"肠胃调理师" 去年过年吃多了积食,爷爷让我喝陈皮山楂水,现在我家炖牛肉汤必放两片陈皮,那清新的柑橘香能瞬间化解肉腥,买陈皮要选新会产的,年份越久越值钱,我通常会把陈皮剪成丝,炖汤时更容易释放香味,不过新鲜橘子皮可不能代替,那叫"橘皮"不叫"陈皮"。

红枣:汤中甜味的"万能调和剂" 别看红枣普通,这可是我家汤锅里的出镜王,炖银耳放几颗,煮小米粥加几粒,特别是和乌鸡搭配时,能让汤色变得红亮诱人,不过红枣吃多胀气,我通常提前去核,只留枣肉,新疆灰枣最甜,但煲汤要用个头大的和田枣,耐煮不易烂。

山药:汤中的"脾胃守护神" 铁棍山药炖汤最实在,我家常年备着晒干的山药片,上次咳嗽老不好,用山药配百合炖梨,连喝三天就见效,鲜山药容易氧化发黑,切成滚刀块后要泡醋水,干山药片煮前要浸泡两小时,不然汤会有生涩味。

玉竹:汤里的"滋阴润燥专家" 北方暖气太燥,我最近迷上玉竹炖雪梨,这带着透明光泽的药材,能把干燥的室内变得滋润,不过玉竹性微寒,要搭配姜片或红糖,有次炖鸡汤忘看火,结果玉竹把汤熬得黏糊糊的——原来它含有黏液质,久煮会起胶。

煲汤小贴士:

  1. 药材不是越多越好,一般3-4种搭配最和谐
  2. 肉类焯水后再炖,不然药效会被血沫带走
  3. 陶瓷锅最能激发药效,不锈钢锅次之
  4. 感冒发烧时别急着进补,清淡萝卜汤更合适
  5. 孕妇和慢性病患者要咨询医生再用药

记得去年冬至,我用这些药材组合炖了锅"十全大补汤",结果喝得全家冒汗,其实养生讲究循序渐进,就像我妈说的:"冬天喝汤要像存钱,细水长流才是真本事。"你家有没有什么祖传的煲汤秘方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