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像坐过山车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吸鼻涕声比键盘声还响,看着同事小王红着鼻子猛灌感冒药,我忍不住掏出手机给他看昨天刚保存的中药方子:"试试这个?我表姐家孩子鼻塞半个月,喝两次就好利索了"。
其实流鼻涕就像身体在发求救信号,西医只管掐断症状,中医却讲究治本,就拿最常见的风寒型流清涕来说,厨房里随手抓的食材就能救命,上次我妈淋雨后喷嚏连天,我直接扔给她一把葱白、三片生姜熬水,她边骂"难喝死了"边吨吨吨喝完,第二天就听见她在客厅哼小曲——这招专治受凉引起的清水样鼻涕,喝完浑身暖乎乎的,寒气顺着汗毛孔就跑了。
要是鼻涕开始变稠发黄,就得换套路了,记得去年流感季,我把自己折腾成"小黄人",鼻腔里像糊了层胶水,楼下中医馆的老大夫给我开了个金银花+薄荷+枇杷叶的配方,这三味煮出来的茶汤带着股清凉的甜苦味,连喝三天,浓痰似的黄鼻涕奇迹般收干了,不过这方子性凉,肠胃虚寒的朋友得像吃冰棍那样悠着点喝。
对付反复流涕的慢性鼻炎,我家传了个五虎汤:辛夷花包圆了打头阵,苍耳子当后卫,再配上黄芪、白术、防风三位大将,这组合专门收拾那些阴魂不散的顽固性鼻涕,邻居张叔被鼻炎折磨十年,坚持喝了两个月,现在终于能痛快吃火锅不被辣出两行泪,不过苍耳子带毒,千万别自己乱加量,找正经医生开方最保险。
说到食补,广东人玩得最溜,有次去潮汕朋友家做客,阿嬷端出的胡椒猪肚鸡汤让我惊掉下巴,整锅汤飘着星星油花,白色胡椒粒藏在汤底发力,她说这汤专克空调房里待久的清鼻涕,果然喝完半小时鼻尖就开始冒细汗,现在我也学精了,冰箱常备晒干的橘皮,犯病时扯几片泡茶,那股子陈皮香能把鼻腔里的浊气全赶出去。
不过再好的偏方也有雷区,去年办公室流行喝姜枣茶驱寒,新来的实习生小林跟着连喝五天,结果流鼻血跑来问我咋回事,这就是典型不看体质乱喝的后果——阴虚火旺的人喝姜茶就像往柴火堆上浇油,所以奉劝各位,试偏方前最好拍个舌苔照,找个懂行的问问,别把小毛病拖成大问题。
最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:健身房教练总爱推荐旋毛藤煮水治过敏流涕,这爬满细毛的古怪植物,据说能像吸尘器一样把鼻腔里的过敏原吸走,我自己试过,煮出来的水带着股青草味,连喝三天打喷嚏的次数确实少了,但这东西性寒,体寒的朋友还是搭配几颗红枣一起煮比较稳妥。
说到底,流鼻涕不是见不得人的丑事,我师父常说:"鼻涕是肺腑的眼泪,该流的时候别憋着。"关键是要听懂身体的话——清稀如水多是寒,黄绿黏稠必有热,总不见好八成是虚,下次擦鼻涕时不妨摸摸脖子后面,若是冰凉冰凉的,赶紧给自己冲杯姜糖水;要是掌心发烫,来碗雪梨川贝羹更对路。
最后提醒一句:这些土方子顶多算应急锦囊,真遇上持续两周以上的鼻涕长流水,千万别硬扛,我表哥当年就是把鼻咽癌拖到晚期,就因为总以为流鼻涕只是小感冒,记住咱们的老祖宗说的"上工治未病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