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中医推荐的5个祛湿热药方,简单有效不反复!

一归堂 2025-05-02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最近天气越来越热,很多朋友都说感觉自己像泡在水缸里似的,浑身黏糊糊的不舒服,其实啊,这就是典型的湿热缠身!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让人头疼的湿热问题,再给大家分享几个老中医压箱底的祛湿热方子,都是实打实的干货,看完记得收藏!

先搞懂你是不是真的"湿热" 很多小伙伴分不清湿热和普通上火的区别,其实特别简单: ① 看舌头:如果舌苔又黄又腻,像抹了层油似的,八成是湿热 ② 闻味道:说话有口臭,身体有异味,腋窝脚丫爱出汗 ③ 问感觉:头脸油得快,肚子胀气,大便黏马桶,小便黄赤 ④ 摸手脚:四肢酸沉,早上起床像灌铅似的抬不起来 要是中了两条以上,那基本就是湿热体质没跑了,不过要提醒大家,这些方子孕妇、哺乳期、儿童都不能随便用,一定要问过大夫才行!

五个经典祛湿热方子大公开

懒人必备"三豆饮"(最适合上班族) 材料:绿豆50g+赤小豆50g+白扁豆30g 做法:三种豆子洗净后加水焖煮2小时,当水喝 注意:脾胃虚寒的人可以把绿豆换成炒过的,煮好后放点陈皮更好喝

这方子妙在既能清热又能祛湿,特别适合久坐办公室的白领,我同事小王每天带一壶上班,喝了两周,原本满脸油光现在清爽多了,他说连痘痘都少长了。

千古名方"茵陈蒿汤"(皮肤瘙痒必试) 配方:茵陈15g+栀子10g+生大黄5g 煎法:冷水浸泡半小时,大火煮开转小火15分钟 适合:身上起红疹、皮肤发黄、眼睛发痒的人群

我们小区张阿姨每到夏天就浑身痒,去年用这个方子泡脚,没想到意外发现全身湿疹都好了,不过大黄泻下力强,拉肚子的话就停用哦。

岭南凉茶"鸡骨草煲猪横脷"(广东朋友都熟悉) 配比:鸡骨草20g+猪胰脏1条+红枣3颗 做法:食材洗净焯水,全部放进砂锅炖2小时 功效:专门对付熬夜应酬导致的肝胆湿热

上次跟广州的老同学聚会,发现他们当地家家都会煲这个汤,现在超市也有现成的鸡骨草茶包,懒得做饭时直接泡茶喝也管用。

宋代古方"六一散"(中暑急救神器) 组成:滑石粉6份+甘草1份=7:1比例 用法:直接冲水喝,或者撒在痱子上 注意:药店买的要选无糖型,糖尿病人也能用

上个月我去工地采访,看见工人们保温杯里都泡着这个,老师傅说干重活出汗多,每天喝两杯就能防止中暑,现在我出门包里都备着小包装的。

宫廷秘方"香薷饮"(空调病克星) 配方:香薷10g+厚朴6g+炒扁豆15g 煮法:药材捣碎后开水冲泡当茶饮 特点:专治冷热交替引起的恶心头晕

自从用了这个方法,我再也不用担心在办公室吹空调后肠胃不适了,特别是雷雨天前胸闷时,喝上一杯特别舒服。

祛湿热的生活小窍门

  1. 吃对食物胜过吃药 多吃:冬瓜、丝瓜、苦瓜、芹菜、薏米 少吃:榴莲、芒果、烧烤、奶油蛋糕 推荐食谱:冬瓜薏米排骨汤(一周喝两次)

  2. 特殊时段要警惕 早上7-9点:胃经当令时喝一杯温水排湿 下午3-5点:膀胱经活跃期别憋尿 晚上9点后:别再吃任何水果包括西瓜

  3. 简单动作助排毒 梳头法:牛角梳从额头往后梳100下 踮脚功:早晚各踮脚尖50次 敲带脉:平躺时敲打两侧腰际5分钟

特别注意这些事 ① 祛湿热期间忌啤酒、冷饮、海鲜 ② 所有方子连续用3天没效果就要停 ③ 女生经期不宜用寒性重的方子(如三豆饮) ④ 除湿过程可能出现排便增多属正常现象

最后提醒大家,这些方法适合轻度湿热调理,如果长期感觉乏力、口苦口臭严重,或者出现反复口腔溃疡,一定要及时去看中医,我之前陪闺蜜看诊,老大夫把脉后说她湿热已经伤到脾胃,开了特别定制的方子,这才意识到每个人的体质差异有多大。

记住祛湿热是场持久战,三分靠药七分靠养,坚持早睡早起、适度运动、清淡饮食,配合这些古方调理,相信很快就能告别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