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老百姓常说"偏方治大病",在中药的世界里,总有些看似普通的药材藏着惊人的能量,今天要说的这味"山龙中药",别看名字土气,却是中医界公认的"筋骨守护神",对风湿骨痛、跌打损伤有奇效,老辈人常把它泡酒擦身,年轻人用它缓解肩颈酸痛,这味药到底有啥门道?且听我细细道来。
山龙到底是个啥?
山龙中药的学名叫做"穿山龙",但咱老百姓更习惯叫它"山龙",这味药可不是随便长在山里的野草,人家正儿八经载入《中国药典》,是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的干燥根茎,每年春秋两季,药农们会到东北、华北的山坡上采挖,晒干后切片入药。
懂行的老中医摸到山龙片,准会说声"好家伙"——这片子切得厚实均匀,断面黄白色带着棕褐色斑点,像不像龙鳞?更绝的是它的气味,新鲜的山龙带着股淡淡的薯蓣香,晒干后却透着辛凉气息,光是闻着就让人精神一振。
千年古方里的筋骨良药
要说山龙的药用历史,那得从《神农本草经》说起,古人发现这种藤本植物的根茎泡酒外敷,对关节肿痛特别见效,便给它取了"穿地龙"的浑号,到了李时珍那会儿,直接在《本草纲目》里记下:"治诸风顽痹,利筋骨,消痈肿"。
北方老铁们肯定不陌生,家里长辈常备的"风湿三宝"里就有山龙,特别是那些年头长的山龙片,泡在高度白酒里三个月,每天蘸着擦腰腿,比贴十副膏药都管用,不过要提醒一句,孕妇和阴虚火旺的朋友可得绕道走,这药性烈着呢!
现代研究的意外发现
别以为山龙只会治风湿,现代医学可是给它发现了新技能,前几年某中医药大学研究发现,山龙里的甾体皂苷成分能调节免疫力,对痛风引起的红肿热痛有奇效,更绝的是它含有的薯蓣皂苷,这可是制造激素类药物的原料,难怪外用能快速消炎止痛。
现在药店里卖的风湿膏药,很多都悄悄加了山龙提取物,不过咱自己配药酒更实在——50度纯粮酒加山龙片,再丢几颗枸杞,泡两周后每天早晚搓热擦关节,比吃西药省心多了,具体用量还是得问过大夫。
山龙的黄金搭档
单用山龙固然厉害,要是配上其他药材,那效果更是翻倍涨,老中医有个经典配方:山龙30克、黄芪20克、当归15克,再加几片生姜,煎汤熏洗膝盖,对付老寒腿比烤电还灵。
要是碰上运动扭伤,新鲜山龙捣碎拌蜂蜜,厚厚敷在淤青处,第二天肿痛就能消大半,现在有些健身房教练还偷偷教学员用山龙泡茶喝,说是缓解肌肉酸痛的秘方,不过这喝法千万得谨慎,毕竟药性偏燥。
真假山龙辨分明
市面上山龙价格悬殊,有的几十块一斤,有的卖上百,记住这三个鉴别窍门:真山龙断面有棕褐色筋脉纹,像老树根;搓碎后气味先香后微辣;最靠谱的是尝味道,真品入口先甜后苦,假的只有苦涩味。
去年我就见过不良商家用木薯片冒充山龙,外表倒是挺像,但泡水后根本不会有黏液拉丝的现象,建议大家去正规药房购买,别贪便宜买散装货,毕竟治病不是闹着玩的。
使用禁忌要牢记
再好的药也有脾气,山龙的燥性决定了它不能乱用,阴虚盗汗、口干舌红的朋友千万别碰,免得火上浇油,孕妇更是大忌,这药有活血通络的作用,当年村里有位大姐不懂规矩,差点酿成大祸。
还有个别体质特殊的人,用了山龙会出现皮肤瘙痒,这时候赶紧停用,用绿豆汤洗洗就好,总之一句话,用药前最好找中医师把把脉,别自己瞎琢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