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后台收到好多宝妈私信,说自家娃脸上突然冒出红疹子,抹了各种润肤露也压不住,其实啊,这八成就是新生儿常见的"烂脸危机"——婴儿湿疹!今天咱们不聊激素药膏,专门唠点老祖宗传下来的中药预防法,都是实打实能帮宝宝守住"水嫩脸"的干货。
为啥奶粉钱都花了还会长湿疹? 刚出生的小宝贝皮肤薄得像层纱,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顶不住了,空调房里太干燥?母乳妈妈吃了海鲜?甚至宝宝自己捂得太热,都可能让湿疹钻空子,西医说是过敏,中医看来就是胎毒没清干净,加上外界风邪湿气趁虚而入。
中药预防三大绝招,家家都能备齐
洗澡水里加点料(外用篇) 金银花+野菊花:抓一把煮水放温后洗澡,就像给皮肤穿防护服,每周2-3次,特别适合爱出汗的胖娃娃,注意别加太多,水颜色变黄就行,洗完用清水冲净。
艾叶+薄荷:各抓一小把煮开晾到37度左右,给宝宝擦身子,艾叶驱寒祛湿,薄荷清凉止痒,俩搭配起来既能防湿疹又能赶走痱子,擦完记得及时擦干,别着凉了。
喝奶前后来点甜水(内服篇) 玉米须煮水:掰三根新鲜玉米须,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炖15分钟,代替白开水给娃喝,甜甜的带点谷物香,既能去湿气又不伤胃,满月后的宝宝就能少量试喝。
绿豆百合粥:半岁添加辅食后,把绿豆煮开花再加干百合焖10分钟,只喝汤不吃渣,每周喝两次,绿豆清热解毒,百合润肺,特别适合爱上火的体质。
睡觉前做个中药SPA(护理篇) 紫草油:买那种已经熬好的紫草浸泡油,每天换尿布时在红屁屁边缘薄涂一圈,紫草消炎收敛,比护臀膏还管用,关键是纯植物不怕吃手。
马齿苋敷脸:要是发现宝宝额头有冒红点的趋势,赶紧摘几片新鲜马齿苋捣碎,用纱布包好冷敷,这菜市场三块一斤的野菜,可是天然的皮肤灭火器。
这些坑千万别踩! × 盲目跟风喝"祛湿茶":一岁内的宝宝脾胃娇弱,乱喝凉茶反而伤正气,想内服一定要先问过中医师。
× 迷信"纯天然无添加":自制中药制剂要注意保存期,发霉变质的艾草水还不如温水安全,某宝买的三无产品更要警惕。
× 拿中药当救命稻草:如果宝宝全身大面积溃烂、发烧,别硬扛!赶紧去医院,该用激素药膏就用,别耽误治疗时机。
日常防护做到位,中药效果翻倍
-
穿衣遵循"三明治法则":最里面纯棉贴身,中间薄夹棉,最外层防风外套,别学老人家非要捂到孩子后背出汗。
-
洗澡水温控制在38度:用手背试温不觉得烫就行,沐浴露一周用两次,其他时候清水冲冲就好。
-
母乳妈妈管住嘴:辛辣刺激、热带水果适量吃,多吃冬瓜薏米汤,宝宝不拉肚子的话,可以适当喝点妈妈的"营养水"。
过来人经验分享 我家大宝当年湿疹反复,月嫂教了个笨办法:每天早晚用纱布蘸煮过的金银花水,轻轻按压在容易红的部位,坚持半个月,那些小红点真的慢慢褪了,关键是要勤快,每次喂奶蹭到衣服就要补涂,现在二宝从出生就开始用艾叶水洗pp,目前七个月还没遭过湿疹罪。
最后唠叨一句:每个宝宝体质不同,这些方法亲测有效但不敢保证百分百灵验,要是试了两周还没改善,赶紧挂个中医儿科号把脉调理,记住咱们的目标是预防大于治疗,把这些老法子当成日常护理的一部分,宝宝才能少受罪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