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李前天搬家具撞肿了膝盖,媳妇非让他去医院拍片,结果医生捏了两下就说"回家冰敷吧",可两天过去淤青反而越扩越大,昨天我在菜市场遇见他拄着拐杖买菜,裤腿卷起来那膝盖紫得跟水墨画似的。"哎你这情况得用活血的药酒揉开!"我顺手从兜里摸出颗黑乎乎的药丸,这下可勾起他的好奇心......
其实像老李这种皮肉伤,医院拍片查不出骨头问题,但淤血积在肌肉里就像闷住的火山,这时候就得靠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活血生肌中药,把堵着的气血疏通开,今天给大家扒一扒我家祖传跌打方里的5味"消淤高手",都是能在山野田埂找到的宝贝。
第一味:骨碎补 这名字听着就霸气,但其实它是长在石头缝里的蕨类植物,去年清明采药时,我在后山阴湿的岩壁上发现一丛,根茎像棕色的毛刷子,村里王叔摔裂腰椎时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它,这草药最绝的是能钻进骨头缝里修补裂缝,配上白酒捣烂敷在伤处,温热的药力能把淤血化成细流,不过孕妇千万离远点,这药性烈得很。
第二味:土鳖虫 别看这虫子丑得吓人,却是接骨圣手,记得小时候看爷爷给邻村骡子治断腿,就是把活虫捣成泥裹石膏,现在药店卖的都是烘干的,但药效半点不打折,前阵子我踢球崴脚,每晚用土鳖虫粉冲黄酒送服,三天就能踮脚走路,不过这虫腥味重,建议装胶囊服用,不然舌头能麻半小时。
第三味:自然铜 这可是矿工最怕遇到的"灾星",却是续筋接骨的妙药,去年收的那块矿石表面布满铜绿,爷爷说至少要埋在牛粪里腐化三年才能入药,邻居家小子骑摩托摔断胳膊,西医打着钢钉总喊疼,偷偷敷了自然铜粉末拌醋的膏药,两周拆绷带时连主治医师都惊讶愈合速度。
第四味:刘寄奴 这味药名字有趣,背后还有段历史故事,南宋将领刘寄奴行军打仗常用此草治刀伤,士兵称它为"救命草",新鲜植株揉出汁液涂在青紫处,凉丝丝的特别舒服,上个月我表弟装修被电钻砸到脚背,我用刘寄奴捣碎加童便调成糊,当天敷上第二天肿痛就消大半。
第五味:血竭 外号"麒麟竭"的血竭最金贵,要在热带雨林找龙血树的树脂,正宗的血竭泡在酒里会染出琥珀色,假的则浑浊发灰,我朋友开武馆常备血竭酊,学员对练时背上被踢出红印子,棉签蘸着药酒画几圈,第二天照常训练不带皱眉的。
说了这么多,肯定有人要问这些药材怎么搭配,其实最简单的法子就是各取20克泡5斤白酒,密封半月后每天擦伤处,要是急着见效,拿热毛巾敷完再喷云南白药,最后用鲜姜蘸药酒刮痧,这套组合拳下来,普通扭伤三天准好。
不过要提醒大家,这些猛药只适合皮肉伤,要是撞到胸口后背或者伤后头晕恶心,千万别硬扛,去年张大爷骑车摔倒觉得背痛,非要自己敷草药,结果耽误了肋骨骨折治疗,所以该拍片还是得去,该静养就躺平,咱们这些土方子只是给皮外伤加速的"外挂"。
对了,最近采药发现个新窍门:端午节前后的艾草配三七粉,止血效果翻倍,下次遇到割伤不用创可贴,揪几片艾叶嚼碎按伤口,撒层三七粉,保准比碘伏还管用,过敏体质要先在手腕试敏,毕竟每个人体质不同。
现在每次路过小区健身区,总能看到大爷们用红花油搓膝盖,真想跟他们唠唠,咱老祖宗留下的活血生肌法宝多着呢,别守着一瓶红花油过一辈子,下回要是看见谁身上挂着五彩斑斓的淤青,记得把这篇文章转给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