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整理药箱翻出包陈年阿胶,突然想起老中医爷爷常说的那句话:"动物身上全是宝,关键看会不会用",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那些藏在毛茸茸、滑溜溜的小动物里的中药奥秘,保准让你惊掉下巴!
【蝉蜕:会飞的安眠药】 记得小时候抓知了猴,只道是好玩,其实知了退下的壳才是宝贝,这薄如蝉翼的空壳,在中药铺可是抢手货,老辈人拿它煮水治小儿夜啼,现代人发现里头含的甲壳素能镇静安神,上次邻居家娃半夜哭闹,老太太抓把蝉蜕熬汤,还真比褪黑素管用,不过要选翅脉完整的,发霉的可别要。
【蛇胆:越毒越补的玄机】 别看毒蛇吐着信子吓人,它们的胆囊可是护肝利器,前年去桂林玩,导游神秘兮兮地说当地长寿秘诀就在三蛇酒,确实,蝮蛇胆清热解毒,眼镜蛇胆明目,乌梢蛇胆祛风湿,但新鲜蛇胆有毒,必须泡在50度以上白酒里才能喝,我表叔就偷喝过生蛇胆,结果半夜送急诊,可别学他!
【蜂蜜:会流动的创伤药】 蜂农老李家灶台常年备着块蜂蜡,烫伤抹一抹,伤口好得特别快,蜂胶更是个万能选手,喉咙痛含块蜂胶,胃溃疡冲杯蜜水,最绝的是蜂毒疗法,俄罗斯运动员都用它治关节炎,不过野外的野蜂巢千万别乱碰,去年山里采菌碰到巨型马蜂窝,吓得我倒退三步——那玩意真能要命!
【鹿茸:男人的加油站】 在长白山跟猎户老张喝酒时,他指着院子里晒的鹿茸说:"这玩意儿壮阳不如韭菜,补钙可比牛奶强",原来鹿茸血片泡酒最补气血,骨片磨粉治骨质疏松,但假鹿茸太多,行家教了个损招:真鹿茸放舌头上会粘住,假货怎么舔都打滑。
【蛤蟆油:林蛙的燕窝】 东北雪蛤可不是普通青蛙,要在零下20度冬眠的雌性林蛙才有资格,这小家伙的输卵管晒干后,泡发率能到1:15,胶原蛋白含量吊打燕窝,老中医说阴虚火旺的人最适合,配点银耳炖汤,皮肤水当当,不过现在好多都是养殖的,功效差远了。
【水蛭:活体抽血机】 别被蚂蟥吓到,这货可是心脑血管患者的救星,活体水蛭钻进皮肤吸血,顺便分泌抗凝血酶,比阿司匹林还猛,医院里专门养医用水蛭,用来治疗血栓,我姥爷脑梗就是用水蛭素治好的,不过看见活虫子蠕动的样子,血压差点又上去了。
【珍珠:蚌的眼泪】 去年在太湖边上看珍珠养殖,才知道三角帆蚌流的黏液能凝成珍珠,老中医说珍珠粉镇惊安神,专治小孩高热抽搐,但现在市面上80%都是贝壳粉染色,真正的淡水珍珠要对着光看,有彩虹光晕才算正宗。
【五灵脂:鼯鼠的便便】 这名字听着重口味,其实是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,别嫌脏,它能活血止痛,妇科淤血少不了它,山上掏鸟窝时见过鼯鼠,长得像飞鼠,拉的屎粒粒分明,中药铺都要炒炭用,焦香味还挺上头。
【穿山甲鳞片:争议中的软黄金】 虽然现在不让用了,但不得不提它的通乳奇效,以前村里产妇堵奶,老中医偷偷开点炮山甲,下奶速度堪比吸奶器,不过现在人工养殖还没突破,替代品山羊角粉效果差一半。
写到这里,窗外传来布谷鸟叫,忽然想起爷爷说的:万物皆可入药,但要用之有道,这些动物中药承载着千年智慧,可也别赶尽杀绝,就像蜂蜜要留半窝给蜜蜂过冬,挖蟾酥要留条腿让它跳走,毕竟,人与自然的平衡,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