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血不足别慌!老中医推荐的5种经典补血方子,收藏备用

一归堂 2025-05-03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最近总听身边朋友说自己"累得像条咸鱼",脸色蜡黄爬楼梯都喘,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毛病,其实啊,这些都是中医说的"血虚"症状!今天咱们不聊西药,专门讲讲老祖宗传下来的补血智慧,作为一个研究中医养生多年的从业者,我发现很多补气血的误区大家还在踩,今天就带你们认清真相。

你是真的需要补血吗? 现在人动不动就觉得自己"贫血",其实中医讲的"血虚"和西医的贫血不完全一样,如果你经常手脚冰凉、头晕眼花、月经量少、失眠多梦,照镜子发现嘴唇颜色淡、舌苔薄白,那八成是血虚体质,但要是单纯吃阿胶、红枣往死里补,反而可能越补越糟!

血虚到底怎么回事? 中医认为"脾为气血生化之源",长期饮食不规律、熬夜加班会伤脾胃;"肝主藏血",情绪压抑、生闷气最耗肝血;"肾主骨髓",频繁流产、纵欲过度会伤肾精,这三条经络出问题,造血工厂就停工了,就像我朋友小莉,十年前人流后没调理,现在35岁就白发丛生,例假两天就没了。

五大经典补血方案

  1. 千年养血第一方:四物汤 川芎8克+当归10克+白芍12克+熟地15克,这是妇科圣方,特别适合经期后面色苍白、痛经有血块的女性,但注意感冒发烧时别喝,体质偏热的人要加丹皮,我表姐坚持喝了半年,连指甲上的月牙都长出来了。

  2. 气血双补王牌:当归补血汤 黄芪30克+当归6克,这个比例很关键,适合产后虚弱、手术恢复期的人,有个宝妈群的姐妹剖腹产后遗症,喝两周就感觉走路有劲了,但要避开夏季湿热重的时候,不然容易上火。

  3. 平民补血王:黑芝麻丸 炒熟的黑芝麻要捣碎,加蜂蜜揉成丸,每天嚼3颗,特别适合经常熬夜掉头发的年轻人,记得要买九蒸九晒的熟芝麻,生的反而伤胃,我同事程序员小哥吃了两个月,发际线居然回来两厘米!

  4. 懒人补血法:三红汤 红枣7颗(去核)+红豆50克+红皮花生30克,炖烂当早餐,这个方子特别适合宫寒痛经的女生,但糖尿病人和痰湿体质要少喝,有个顾客阿姨坚持喝了三年,现在冬天手脚终于暖和了。

  5. 应急补血包:桂圆枸杞茶 桂圆肉5颗+枸杞10粒+红糖1小块,用保温杯焖着喝,适合突然蹲下站起眼前发黑、考试前紧张头晕的情况,不过阴虚火旺的长痘人士要少喝,改成菊花枸杞茶更合适。

补血的大坑千万别踩 ×盲目吃阿胶:很多人不知道阿胶滋腻,脾胃虚弱的人吃了反而便秘,正确做法是配黄酒烊化,或者做成固元膏。 ×只补不运:补血药大多滋腻,要搭配陈皮、砂仁行气,就像给田地浇水,要先松土才能吸收。 ×见好就收:气血调理至少要坚持三个月,月经后才能看出效果,断断续续喝等于白花钱。

日常养护小窍门 每天敲带脉(腰两侧):早晚各200下,疏通肝胆经 泡脚加艾叶:每周三次,水温不超过42度 梳头用牛角梳:从额头往后梳100下,促进头部血液循环

特别提醒:所有中药方子都要根据体质调整,好比同样补气血,有人适合温补,有人需要清补,建议大家先去正规中医院把脉,别拿自己当试验田,毕竟养生是细水长流的事,急不得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