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不少朋友问我,买的中药生牡蛎是袋装的,到底该怎么熬才能不浪费药性?作为一个研究中药多年的老粉丝,今天就带大家从零开始搞懂这事儿,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关键步骤,在家也能煎出效果好的牡蛎汤药!
先搞懂袋装牡蛎的"前世今生"
现在药店卖的袋装中药材基本都是经过净制、灭菌处理的,但生牡蛎比较特殊,它属于矿物类药材,外壳坚硬,就算打碎成颗粒状,直接煎煮也很难析出有效成分,老中医常说"牡蛎先煎",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。
小知识:牡蛎的药用价值
生牡蛎主要含碳酸钙、磷酸钙、镁等矿物质,能平肝潜阳、软坚散结,对付头晕耳鸣、烦躁失眠特别管用,不过要是煎错了,这些宝贝成分可就出不来啦!
准备工作要做足(划重点!)
很多小伙伴拿到袋子直接丢锅里煮,这就相当于把钱扔水里听响儿,正确操作应该是这样的:
- 拆袋检查:倒出来看看有没有碎渣,建议用干净纱布再过滤一遍
- 预浸泡:用冷水浸泡20-30分钟,水要没过药材3厘米左右
- 特殊处理:如果是整块的牡蛎壳,建议先用锤子敲成花生大小的块状
终于到了熬药环节!
这里要祭出中医馆不外传的秘诀了,记住这个口诀:"先武后文,三次煎熬,合并浓缩"。
第一步:单独先煎
把泡好的牡蛎放进砂锅,加水量要够猛!没过药材表面5公分左右,大火煮开后马上转小火,咕嘟咕嘟炖40分钟,这时候你会看到汤色慢慢变白,这是有效成分在溶解的信号。
第二步:加入其他药材
如果是配伍其他中药(比如治疗失眠的酸枣仁),这时候要把浸泡好的其他药材倒进去,注意!贝类药材容易使汤变稠,要时不时搅拌防止粘锅。
第三步:文武火交替
再次煮沸后转中小火,保持"沸腾但不溢出"的状态,用筷子蘸药汁滴在手背上,不烫手就行,这个过程大概持续20-30分钟。
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
- 铁锅熬药:完犊子!牡蛎里的酸性物质会和铁反应,喝下去等于吃金属
- 直接丢进养生壶:自动档温度不够,矿物类药物根本熬不透
- 冷水泡一整天:过度浸泡会让部分成分流失,2小时已经是极限
- 只煮一次:至少熬两次!第二遍加水煮20分钟还能出不少药汁
熬好之后怎么服?
煎好后记得用纱布过滤,把残渣挤干净,药汤可以分两次早晚温服,要是觉得腥可以加点蜂蜜调味,剩下的牡蛎渣别扔,用来煮水泡脚治脚气超管用!
终极秘籍:老师傅私藏技巧
• 加几片陈皮能去腥增香 • 高血压患者熬时少放盐 • 儿童服用量要减半,最好饭后喝 • 冷藏超过3天要重新煮沸
最后提醒一句,虽然牡蛎是平肝好物,但脾胃虚寒的朋友要慎用,熬药这事急不得,慢工出细活才是正道,照着这个方法试两次,保证你能煎出透亮